伊人成色综合人夜夜久久,乳夹 震动 走绳play 调教,中文字字幕在线中文乱码怎么设置,翁与小莹浴室欢爱52章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熱點評論
當代藝術家崔岫聞英年早逝 性格平和而作品凌厲
[ 編輯:龍巖信息網 | 時間:2018-08-11 21:24:52 | 瀏覽:次 | 來源:網絡 | 作者: 龍巖信息網]

知名當代藝術家崔岫聞于2018年8月1日因病去世,享年51歲。作為第一個被邀請到英國泰特美術館辦展覽的中國藝術家,崔岫聞被認為是中國當代藝術里非常重要的一個創新人物。

  “太可惜了!”“意外!”“震驚!”“幾乎不能接受……”

  今天下午,在得知崔岫聞辭世的消息后,不少藝術界人士第一時間發出了感嘆。

  一位知名藝術策展人說,“和她聊藝術聊人生一直是快樂的。”“一直贊嘆于她性格的的柔美平和與作品的凌厲堅硬。”評論家賈方舟表示,她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成長起來的一批優秀藝術家中特別突出的一位。

  崔岫聞1967年出生于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1990年畢業于東北師大美術系,1996年北京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研修班畢業。崔岫聞早期從事油畫創作,其后主要從事影像和圖片創作。崔岫聞的作品探討人性,她的哲學理念推動她創作出感人且靈性的作品。她還創作探討性和文化的作品。她的攝影和影像作品獨具特色,富于想象,簡明細膩,極具震撼力。

崔岫聞
崔岫聞

  作為中國當代藝術的女性代表人物之一,崔岫聞的成就獲得了國內外當代藝術權威機構的高度評價和深度認同,她是第一個在英國泰特美術館展出作品的華人藝術家,其代表作《洗手間》被法國蓬皮杜藝術中心收藏,榮獲2010年度中國美術批評家年會“年度青年藝術家獎”、全球華人女性藝術家大獎——吳作人國際美術基金會“2008蕭淑芳藝術基金優秀女藝術家獎”。她曾獲得第五屆AAC藝術中國年度藝術家攝影大獎。

《洗手間》
《洗手間》

  崔岫聞的早期作品基于她對時下忌諱的探索和對常規的批判。在錄像作品洗手間(2000)中,崔岫聞在北京一個卡拉OK的公共洗手間內安裝了一臺隱蔽的攝錄機,記錄了女性在某些困難的情況下未經過濾的對話。在她的攝影系列作品《真空妙有》(2009)中,一個女學生和與她同等大小的娃娃,在草樹稀疏、白雪皚皚的平原上,充滿了青春期、身份和死亡的氛圍。通過不斷的自我挑戰和自我突破,她最近的作品回避了對她來說最專業熟練的影像和攝影,運用布面油畫為主要媒介。這些新的形式的作品,通過表現冥想風格的幾何圖形的抽象,展現了崔岫聞對世界更加成熟的理解。在她2015年的個展里,崔岫聞主持了一場演出《肉身的覺醒》,在這個演出中藝術家與參觀者一起在安靜的環境下冥想。這個作品是對新的社會關系的思考和努力消除制度和社會的區別的試驗。

  在崔岫聞頗為公眾所熟知的作品《天使》中,展現了一個身著校服的受傷女孩形象。崔岫聞的作品通常被認為具有濃重的女權主義氣息。但她并不想談論女權主義,她覺得有在生活中更緊迫的事情需要考慮。2010年,在接受《新京報》采訪時,崔岫聞表示,她的藝術表達的是人性的問題,“歸根結底我是從人性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她說道。在她看來,女性藝術家是一個社會標簽,但藝術與性別是沒有關系的。“我要表達的是藝術。藝術的內核和本質才是我最困惑的,我能不能把藝術的本質呈現出來,這個是一直困惑我的問題。當然,女性有個特質是男性藝術家所沒有的,她的感覺能力和直覺判斷。男性更邏輯、理性,女性則更直覺。一下就看到事物的本質,這是女性的特質,這是生理屬性決定的。”

崔岫聞《三界》86x547.5cm 數碼照片 2005
崔岫聞《三界》86x547.5cm 數碼照片 2005

  崔岫聞的作品長于人物的心理解析和精神挖掘,深入于人性的深層矛盾結構,其影像和圖片作品具有獨特的觀念特征,在藝術市場亦有良好表現。

崔岫聞 琴瑟NO.1 2014
崔岫聞 琴瑟NO.1 2014
崔岫聞《琴瑟7號》 金絲楠木、丙烯 2014
崔岫聞《琴瑟7號》 金絲楠木、丙烯 2014

  延伸閱讀:

  崔岫聞:偷拍北京夜總會的《洗手間》

  這兩年,我經歷的最大變化,不是外部世界的沖擊,而是自己。“身、心、靈、命”,自我修行是最痛苦、最困難的,當然也是我最好的歸宿。

  我出生在哈爾濱,1990年代在中央美院研修,就這樣留在北京,成了一名藝術家。1998年,我還在畫油畫,和幾個女藝術家成立塞壬藝術工作室,有位中國收藏家決定收藏我們的作品,還請我們去了當時北京最豪華的夜總會。

  出于職業的習慣,我喜歡四處觀察。夜總會是地獄里的天堂,一種不真實的虛幻感圍繞著我們,像是一個舞臺、一個劇場、眩目的燈光、震耳的音樂,如影穿梭的美女。當時鬼使神差,冥冥中我去了洗手間。相對于舞廳,洗手間是一個純屬女人的私密又公共的場所。我用“偷拍”形式記錄了這里發生的一切,錄像作品《洗手間》就此誕生。這件作品在全世界展出,引起巨大爭議,甚至還引來訴訟,同時也開啟了我用藝術探索世界的道路。

  最初我的創作被定義為性藝術,后來又被稱為性別藝術。那時我自己也是這么認為。女性藝術家也是一個社會標簽。當然我是個女人,我可以進入男性藝術家所不能進入的空間。但藝術與性別是沒有關系的。

  很長一段時間,我堅定地認為自己很清楚未來要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是的,既然做藝術,肯定就要成為一個成功的藝術家。這個過程中我也獲得了很多,作品有人收藏,經常登上媒體,品牌也時找我合作,每天睜開眼睛就忙,很努力地去“要”,人生似乎離成功越來越近。但這個過程中我又經歷了親人相繼去世和個人情感失衡的打擊,從巔峰跌入低谷。我體味著各種痛,看世界的角度開始慢慢轉變。這些都直接影響著我的創作,我的方向。

  2010年,我將生命的探索向外變為向內,尋找自己靈魂的走向。這也是我準備《真空妙有》系列作品的時期。《真空妙有》是我精神結構初步定型后的呈現。其實早期對于一個女藝術家來說,她的天性和特質都是比較直覺的和感性的,但是藝術光有直覺和感性還不夠,你還要有理性的思考和歸納,最后你要形成你獨特的思想結構和精神結構,它是會發光的。

  人的一生有很多障,名利障,情愛障,生死障……對于女人來說,最難的都是情愛障。情,是每個女人都會要的,沒有,就會去求;求不到,就會痛苦。如果情入而情出,還是為情所困;只有情入非情出,才能走出來。

  在人的生命系統里,“情”是一個寄生物。當你年輕的時候,身強力壯,它會寄生在你的身體里面,因為荷爾蒙多,所以年輕人會喜歡身體的互動。當身體的能量消褪以后,這個情就會寄生在你的心理空間,人們會喜歡多些心理方面的交流。當靈魂空間成長得比較飽滿的時候,情就會寄托在你靈魂里,于是人和人之間會需要更多精神上的交流。

  當情寄托在靈魂空間時,人就快有出路了。這也是我經歷過和正在經歷的一切。我現在所講的 “身、心、靈、命”,就是人一層層地去超越和突破。如果沒有這條路,“情”這個問題是沒法解決的,會形成情障,永遠地障在那里。

  “身、心、靈、命”對我就是一種信仰,一種生命的方向。很簡單地說,天天向上。以前上小學的時候,總說要“天天向上”,我就不明白,“天天向上”,上到哪里去呀?前段時間我在字典里查到,“向上”就是精神的方向,其實就是生命終極信仰的方向。

  人的成長有很多種方式,間接的學習、直接的體驗、慢慢的感悟,最后做到自醒、自強、自立。這是每個人必須要經歷的過程,而成長的代價就是一天天的變老,失去親人、朋友、愛人。這一切都會來臨,這一切都必須接受,或者說都必須學會接受。盡管有些時候所有的來臨都很突然,所有的變故都很無常。

  作為一個人: 從生命的覺醒、覺知到覺悟是生命的歷程,覺悟應當是生命的常態。超越物質形態的生命是人的終極方向。

  作為一個藝術家: 持續的創造力和不斷的自我超越,并用藝術的方式給到人類思維空間一個新的可能性,是藝術家的天職。

  作為一個女人: 這一世生而為人,首先要有做人的方向,并把女人的特質和美德發揮到極致即可。

  我感謝命運所給我的一切。

  生命的光芒

  崔岫聞

  2017 年的春節,是一個讓我終生難忘的節日,甚至有點不敢回首。

  2016 年底,我體檢身體出了狀況——我想我要面對一個全世界最大的外科手術了。從體檢指標出來到決定手術,只一個月之內的時間。

  陀螺一樣忙碌的過往戛然而止,春節前我便住進了醫院,經歷了一個多星期的各種深度檢查,結果還是要面對手術。不用出院了,手術定在臘月二十八或二十九,醫生建議越快越好,爭取時間,后來連醫生都覺得春節前手術的話,大年三十可能連口水都喝不進去,太不人性了。

  年前或年后手術,我都要面對這個年該怎么過——要么躺在醫院的病床上過年,要么去意大利完成早已安排好的春節旅行。

  任何手術都有風險,何況這么大的手術,肯定要想想清楚術后的風險和可能發生的后果,死、半死不活、或活的更精彩,我的意識里出現的是最后一項。

  即刻要面對生與死的各種可能性,這個課題太大了。

  早已經安排好意大利十天的春節旅程用來感悟生命的啟示及意義,我最終決定踏上異國之旅。現在想來都是上天的安排。我身體的指征沒什么異樣,只是指標超標,自己壓根也沒特別的覺得就沒明天了。可家人和朋友都覺得每一天都像是生命的最后一天一樣,對我關愛備至,甚至吃飯時坐在我對面就淚眼婆娑,情境化的想象著將要面對的各種可能,以及我和他們的心情。

  就這樣羅馬、佛羅倫薩、博洛尼亞,都留下了我們的足跡,美食、美景、照片、錄像、朋友、藝術……以及美的復雜的心情。

  從未想過給自己一個假期,這是生命中的第一次。曾經的過往,去過三十幾個國家,都因為藝術創作和各種展覽的工作相關,工作之余抽空一兩天的旅行覺得已經很奢侈。終于體悟到一點生活的意義——想給自己放個假的時候,卻又要面對如此重大的生命課題,上天真是厚愛我。

  “人生除死無大事”。

  面對生死,其它任何過往覺得重要的、放不下的事情,都不得不放下了,什么事業、為之奮斗拼搏半輩子的藝術以及名利情愛……這個年齡的此刻,要面對的便是生老病死了。那種感覺只能自知,難于言表。

  大年初四又住進了醫院……術前的晚上,一個人的病房很清冷,姐姐發來微信,似母親般的愛感動了我,更似家族及人類傳承的力量,我獨自坐在病床上,愛的暖流變成淚水在流淌,主任醫生剛好走進病房關照,看到流淚的我還以為術前緊張孤寂呢,便更加關照我不要擔心,也不用想太多,睡不著就吃片安眠藥保存體力。我很感激他的關照,但也沒過多解釋,他走后,我發了一條微信給他,大致內容是:“我想這個手術對我來說不過是肉身的升級換代,我們用科學與醫學的超前技術與藝術的創造力完美的結合,創造出人類生命的奇跡,90 歲后再相見。” 發完微信我就安然入睡,安眠藥變成了我枕邊的伙伴。
 

手術很成功。術后我又做了個大膽的決定——采用完全自然的療法。恢復的非常好,生命依然精彩,只是體悟不同了。

  一年多的恢復過程中,我得到更多關于生命的深切感悟:活著,怎樣的活著?又是一個新的課題。

  這一年,意識和時間都與自己的本性、與自然宇宙在一起,將生命全然的交給生命本身,然后活著,才發現生活如此美好:能量、健康和美麗同在;意識的提升、智慧的開啟;調理、養生、喝茶;藝術創作、跨界合作、品牌代言什么都沒耽誤,原來生命還可以這樣精彩的活著。

  編輯約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剛好是術后一周年的日子。宇宙早已經將一切安排好,新的一年,我們就按照自己的生命密碼活著就好。

  2018 年 2 月 9 日,由崔岫聞本人撰寫。

 

】 【打印繁體】 【投稿】 【關閉】【評論】 【返回頂部
[上一篇]青銅見證商周“蜀道”:三地青銅器聯展 [下一篇]返回列表
評論
稱呼:
驗 證 碼:
內容:
相關欄目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