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美媒揭對華5大誤區:解放軍已非祖父時代那支軍隊
美國《國家利益》雜志網站11月6日文章,原題:關于中國的5個誤區
將要舉行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是美國重新評估中國是否有興趣推動改革的一個機會。不過,如果不消除長期干擾美國人對中國看法的錯誤觀念,這個機會就會被浪費。
誤區1:中國在經濟上很快將超過美國。實情:中國距離超美還遠著呢,除非我們自己出問題,不然中國不可能超過美國。
有人認為,再過二三十年,世界經濟領袖將易主;中國將超過美國。據說這是根據中美GDP增長預測的。
這種看法存在多個錯誤。首先,GDP不像人們通常認為的那么重要。一年的產值不是“經濟”。衡量“經濟”更靠譜的指標是國民財富存量——即漫長歷史里積累的所有財富。2012年美國私人財富約為70萬億美元,而中國為20-25萬億美元。美中財富差距的絕對值接近50萬億。
誤區2:中國軍隊1979年后就沒打過仗,未能認識到高科技引發的重要變化。實情:解放軍已是一支現代化軍隊,對質量的重視已有20年。
中國軍隊密切觀察過去20年的沖突,著重于提高質量,雖然其仍是全球規模最大的軍隊。簡言之,這不是你祖父時代的那支解放軍了。
1991年第一次海灣戰爭后,中國軍隊就致力于現代化,為“信息化條件下的局部戰爭”做準備。根據他們對“沙漠盾牌”和“沙漠風暴”等作戰行動的分析,解放軍認識到,現代戰爭的勝利是由在陸、海、空和太空及網絡空間的戰斗力決定的——這就需要裝備先進、訓練有素的軍隊,而不是毛時代的“人海”民兵。
誤區3:中國正進行傾向市場的改革,進行從投資向消費的調整。實情:中國從2005年后就沒再進行傾向市場的改革,調整也只停留在口頭上。
2013年上半年,中國投資又增長20%,零售僅增長12%。
誤區4:中國必然會進行政治改革。實情:經濟改革與政治改革的邏輯關系薄弱。
經驗告訴我們,政權類型和發展之間沒有系統性關系,有人認為在亞洲背景下的經濟增長在集權統治下才能最好地延續下去。清楚的是,政治或經濟改革都不是輕而易舉的。任何改革必然產生贏家和輸家;同樣重要的是,改革可能為不穩定創造條件,因為權威界限會變得模糊,而且要付出額外成本。
誤區5:接觸中國本身就有價值。實情:拒絕接觸中國危險,但只有懷著清晰的目標接觸中國才有效果。
缺少清晰的目標和戰略意味著夸夸而談取代行動和思考。美中保持溝通渠道暢通很重要,但如果舉行峰會和對話,僅僅是為證明兩國有峰會和對話,那就于事無補。所以,與中國有效接觸,需要美國保持一貫的目標和訊息,在美國各部門間先達成共識,再向中國人公布。(作者迪恩·程、德雷克·M·西瑟斯,喬恒譯)
(來源:人民網-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