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寧波有這樣一對老夫妻,年過九旬,每月領著近五千元的退休金,但生活清苦,原來熱衷行善的他們把大部分錢都捐了出去,且為了多幫助人,他們一有空就出門撿破爛賣錢。他們被周圍人稱為最有愛、最長壽的“破爛王”。
老人住在寧波鄞州區一處安置房內,老爺爺叫戴行舟,今年已95歲高齡,曾經是上海國際飯店有名的大廚。老奶奶叫王阿毛,今年也已經93歲了,她一直是家庭主婦,相夫教子。據了解,老人的一兒一女都已去世,孫輩也已年過半百。好在老人除了有些耳背和眼花,身體還不錯。
老人生活的節儉是出了名的,甚至常被人說“摳門”:家里家具是用了幾十年的“老古董”,唯一的電器是一只有年頭的冰箱,身上穿的也是舊衣服。但是,老人并不是沒錢過好日子,他們的退休金近五千元。只是他們把大部分錢都捐出去做了善事,未花在自己身上。
“社區里搞捐款活動的時候,老人是必到的,經常成百上千元地捐,汶川地震的時候,他們捐了2000元。”社區居委會的社工劉姬飛說,老人自從退休以后就開始做善事,持續30多年了。
老人只要知道哪里需要幫助,他們就會想辦法。前幾年,他們得知周邊村子有個下肢被截肢的獨居殘疾人生活困難,立刻送過去500元,以后逢年過節都會去看望和送錢。
老人們還經常資助貧困學生上學。“以前村里有個孩子家窮書讀不下去了,是戴大爺幫他支付學費和生活費直到大學畢業。”他們的一位鄰居說。
老人也說不清自己捐出了多少錢,總之沒存下過退休金。更讓人感動的是,為了能幫助更多的人,他們一有空就出去撿破爛,家里客廳和房間堆滿了飲料瓶、紙板箱、舊衣服等雜物。老人說,靠撿破爛每月能賺到兩三百元。“其實我們也沒多少錢,捐的都只是一點點心意。”王阿毛說。
周圍的人經常對老兩口的生活方式不能理解,勸他們做好事也不要苦自己。不過,老人說,他們生活節儉甚至去撿破爛,并不完全是為省錢或賺錢,而是覺得浪費可恥。老人說,他們對自己現在的生活很滿意,“我們不求長命百歲,活著能幫助別人,就很高興。”(記者周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