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生存環境的奮斗精神 中華民族是勤勞的民族,世世代代同大自然作斗爭,改造生存環境,恩惠時人,造福后代。 遠在傳說時代,黃河流域洪水泛濫,造成嚴重災害。舜命禹去治水。禹用疏導的辦法,把洪水引到江河里 ,再使之流往海洋。他治水認真負責,十分辛苦,“三過家門而不入”,花了13年工夫終于把洪水控制住。 戰國時期,秦國的水利專家、蜀郡守(相當于后世的縣官)李冰政績卓著,功垂千古,他在岷江流域修建 的都江堰,時至今日,2200多年來一直在川西平原造福人類。 西漢文帝、武帝時,黃河兩次決口,泛濫成災。漢武帝劉徹調集了幾萬民工,進行治理。他親臨工地,視 察工程,指揮調度。經過這次治理,以后80多年里,黃河沒有發生過大水災。 王景是東漢時的水利家。漢明帝時,黃河決口,在汴渠一帶泛濫了60余年。公元69年,王景受命治理黃河 。他采取“河汴分流”的措施,終于收到防洪、航運和穩定河道等巨大效益,使黃河下游兩岸被淹的幾十個縣 的土地又了良田。 以上幾個名人治黃修河的事跡,可以看作是中華民族征服大自然斗爭的縮影,是各族人民對祖國無私奉獻 的生動例證。 誓死抵抗外敵侵略的斗爭精神 中華民族富于斗爭精神,勇于抵抗外國侵略者,誓同外敵血戰到底,創造出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功跡。戚 繼光、鄭成功、康熙帝就是中華民族反侵略斗爭的杰出代表。 戚繼光自幼痛恨倭寇橫行,16歲時曾作詩明志說:“封候非我愿,但愿海波平。”他編練的“戚家軍”, 紀律嚴明,作戰勇敢:擂鼓該進,就是前面有水有火,也要奮勇前進;鳴鑼該退,就是前面有金有銀,也要堅 決退回。 1561年,他率領這支反侵略軍在臺州附近九戰九捷,消滅倭寇5000余人,蕩平了浙江的倭寇。然后,他又 與另一抗倭名將俞大猷相配合,到1565年基本肅清了福建、廣東的倭寇,成為我國永垂史冊的民族英雄。 鄭成功是我國抗擊荷蘭殖民者的民族英雄。1661 年,他率領將士25000人,由金門出發,經澎湖在臺灣登 陸。經過8個月的極其艱苦的戰斗,他終于打敗了盤踞臺灣38年的荷蘭殖民者。1662年二月一日,荷蘭總督揆一 投降,寶島臺灣重回祖國懷抱。這無疑是臺灣史也我國古代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 康熙帝是我國封建帝王中比較優秀的人物。為驅逐沙俄侵略者,他曾親自出巡東北,視察防務,決心組織 自衛反擊戰。 1685和1686年,剛剛超過30歲的康熙帝命令清軍兩次進攻侵占雅克薩的沙俄軍隊,重創俄軍,迫使沙俄同 意通過談判解決中俄東段的邊界問題。1689年,他又派遣索額圖等同沙俄訂立了中俄《尼布楚條約》,確定了 中俄之間東段的邊界,從法律上肯定了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是中國領土。康熙帝為 祖國立下了不朽功業。 反對壓迫者和剝削者的反抗精神 我國古代史上,一再爆發以農民階級為主體的人民起義。雖然這些起義沒有達到根本改造社會、完成農民 階級自身解放的目的,但是由于提出了蔑視權貴、否定特權的口號,或提出了打亂封建統治秩序和占有制度的 綱領,并為之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戰斗,就充分顯示了我國歷代勞動人民的大無畏反抗精神。前者如陳勝、吳廣 起義提出的“王候將相,寧有種乎?”后者如黃巢起義提出的“均平”,王小波起義提出的“均貧富”,鐘相 、楊么起義提出的“等貴賤,均貧富”,李自成起義軍提出的“均田免糧”,等等,便是這種反抗精神的集中 反映。 我國古代史上幾乎綿亙不絕的人民起義沉重地打擊了封建統治階級和一切剝削者,使我國的社會狀況發生 了一定的變化:由起義前的政治腐敗、黑暗,土地高度集中,人民流離失所、餓殍遍地,而變為政治比較清明 ,經濟恢復和發展,人民生活較為安定并略有改善。 秦末農民戰爭結束后,西漢初期的統治者注意吸取秦亡的教訓,采取休養生息的寬舒政策,到文帝、景帝 時出現了“文景之治”。 綠林赤眉起義推翻了王莽的“新”朝的統治后,東漢的光武帝劉秀調整了統治政策,十多年后出現了“光 武中興”的局面,人民的人身權利也獲得了較多的保障。 唐朝統一中國后,唐太宗吸取惰亡的教訓,認識到人民力量的偉大,懂得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 理,全面調整了統治政策,使得唐朝前期先后出現了“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 在大規模農民戰爭后建立起來的明朝和清朝,在其統治的初期也都注意調整統治政策,使國家有了不同程 度的進步和發展。 事實雄辯說明,在我國歷時2000多年的封建社會中,只有那些階段性發動的大規模的人民起義才是打擊反 動統治階段,掃除腐朽、邪惡勢力,清理國家發展道路的強大力量,才是推動祖國前進的偉大動力之一。 維護祖國統一的愛國精神 中華民族,熱愛和平,反對戰爭;渴望統一,厭惡分裂。 我國歷史上雖然出現了四次長期分裂割據的局面,但是由于中華民族的強大凝聚力,四次大分裂終為四次 大統一所代替:(一)秦王羸政于公元前221年,結束戰國時期的分裂局面,統一中國;(二)280年,晉武帝 司馬炎滅吳,結束三國鼎立局面,統一中國;(三)589年, 隋文帝楊堅滅陳,結束南北朝對峙局面,統一中 國;(四)元世祖忽必烈于1279年消滅南宋最后一支抵抗力量,結束宋金對峙局面,統一中國。這四次大統一 說明,統一是祖國歷史發展的主流和趨勢,是中華民族的人心所向,上述四個帝王順應歷史的潮流和人心的歸 向而完成了歷史賦予的使命。 這四次統一之外,清朝的統一尤其具有重要意義。清初,臺灣的鄭氏割據勢力即鄭經、鄭克爽武裝集團使 海峽兩岸處于分裂狀態。1683年,康熙帝派清軍進入臺灣。次年,清政府在臺灣設置臺灣府,隸屬福建省,完 成了祖國的統一大業。 另外,漠西蒙古準噶爾部以噶爾丹為首的分裂勢力,公然向康熙帝提出“圣上君南方,我長北方”的狂妄 要求,企圖在沙俄支持下造成祖國的分裂局面。康熙帝親自帶兵迎戰,先后于1690年和1696年分別在烏蘭布通 和昭莫多大敗噶爾丹的軍隊,最后消滅了這股分裂勢力,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 土爾扈特部回歸祖國的事件具有獨特的歷史意義。該部是漠西蒙古的一支,明末西遷至伏爾加河下游,逐 漸被沙俄所控制。1771年一月五日,27歲的渥巴錫領導土爾扈特人發動了反抗沙俄壓迫的武裝起義,接著踏上 了重返祖國的艱難征程,經過半年多的不懈努力,付出了犧牲后,終于回到祖國懷抱,為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 發展譜寫了光輝的篇章,證明了中華祖國具有強大的凝聚力。 探索發展道路的改革精神 中華民族善于繼承,但也勇于改革。中國古代中上,涌現出一代又一代的改革家,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改 革。 春秋時期,齊恒公任用政治家管仲進行改革,使齊國勢力大振,齊恒公因而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一個霸主。 戰國時期,秦孝公任用商鞅實行變法,使秦國逐漸成為七個諸候國中實力最強的國家,為秦的統一打下了 基礎。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鮮卑族)進行了永垂史冊的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進程,促進了北方各民族 的大融合。尤其是他頒布的均田令,是一項影響深遠的改革措施,直到隋唐都基本上承襲了這種新的土地制度 。 北宋的王安石變法在歷史上雖是曇花一現,但它的指導思想和所要達到的目的即“富國強兵”,卻是中華 民族永遠不能忘懷的。 我國著名的改革貫穿著中國古代史的始終,程度不同地促進了國家的發展。這種優良的改革傳統為近代的 先進人物所繼承。19世紀末,為了救亡圖存,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人發動了戊戌變法。在變法遭到封建 頑固派鎮壓的嚴峻時刻,偉大的愛國者、改革家譚嗣同挺身而出,拒絕流亡海外,堅持斗爭到底。他曾給后來 者留下了擲地有聲的珍貴遺言:“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 也。有之,請自嗣同始!”他為變法、為祖國而獻身的高尚精神恰恰就是我國古代歷史上諸多改革的必然產物 ,也是對這些改革的愛國主義實質的最好說明。中國古代史的改革大都具有進步性,反映了中華民族的探索精 神、革新意識和強大的生命活力,是推動我國歷史向前發展的動力之一。 各民族共建華夏的貢獻精神 中華民族的文明史是由祖國境內的各民族共同創造的,50多個民族都對我國古代的發展和繁榮作出了不可 磨滅的貢獻。 首先,自古以來我國各民族就是互相學習、共同發展的。張騫通西域后,西域各族人民辛勤培植的植物, 如葡萄、苜蓿、核桃、胡羅卜等種子通過漢使傳入了內地,豐富了漢族的生活;內地漢族的鑄造鐵器和鑿井的 技術傳到了西域,促進了西域各族的發展。北魏統一黃河流域后,北方出現了各民族大融合與大交流的趨勢: 各少數民族向漢族學會了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廣大漢族人民也學到了各兄弟民族的畜牧業經驗。遼、宋、夏 、金時期,中原的漢族與北方及西北方的少數民族通過榷場進行了頻繁的貿易,促進了彼此的發展,等等。 其次,在肯定漢族主導作用的情況下,必須指出的是:我國的少數民族,尤其是蒙古族和女真族(滿族) ,對祖國的發展作出了獨特的貢獻。 蒙古族建立的元帝國,創立了包括行省制度在內的各項制度。其中行省制度對后世的影響尤其巨大:第一 ,為我國明清以后的行政劃分奠定了初步基礎;第二,加強了中央對邊疆地區、特別是對臺灣和西藏的管轄;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便于同處一個中央政府管轄之下的各族人民之間的友好交流和彼此融合,加強了中 華民族的向心力和內聚力。 女真族先是建立了一個地處淮水、大散關一線以北的地方政權“金”,后又建立了統治我國達268年之久的 清王朝。清王朝前期是我國發展的重要階段,我國的統一得到進一步鞏固的加強。 上列事實說明:我們偉大的祖國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的,各民族共建華夏的偉大貢獻精神將永垂青史。 推進邊疆發展的奉獻精神 中華民族是樂于奉獻的民族,在多民族國家形成的過程中,甘愿效勞邊陲、為祖國進行奉獻的開拓者層出 不窮,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是張騫和班超。 為了聯絡大月氏夾擊匈奴,張騫奉漢武帝之命于公之前139 年第一次出使西域。他親歷大宛、康居、大月 氏、大夏等地,公元前126年方才歸漢,在外共13年,其中被匈奴扣留達11年之久。回到長安時,出發時的100 多人中只剩下他和堂邑父二人了,其艱難困苦可想而知。公元前119年,他又奉命第二次出使西域,前往烏孫, 直到公元前115年才由烏孫使者伴送歸漢,次年病逝。他把自己一生的最后20年都無私地獻給了祖國的邊陲。 張騫通西域,開辟了中西交通的新紀元。從此中國的古代文明開始西傳、絲綢、冶鑄、水利技術都源源不 斷地傳播到中亞、羅馬和歐洲地區。張騫通西域的另一個偉大作用是,為后來西漢政府設置西域都護奠定了基 礎,有利于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 班超是繼張騫之后我國又一個在邊陲為祖國效勞和奉獻的杰出人物。公元73年,以效法張騫為己任、以投 筆從戎著稱于世的班超隨從竇固出擊北匈奴貴族,旋奉命率吏士36人赴西域。他在西域整整活動了30年,鞏固 了東漢在西域的統治,保護了西域各族的安全和絲綢之路的暢通無阻。他還曾派遣甘英出使大秦(羅馬帝國) ,甘英至條支西海(波斯灣)而還。可以說,這是中華民族從陸路走向歐洲的最初嘗試。102年,班超回到洛陽 ,不久病逝。他把自己一生的最后30年完全獻給了西域——我國的西部邊陲,為我們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 和鞏固作出了卓絕的貢獻。 張騫和班超的獻身邊疆的精神將永遠閃射光芒! 與亞非各國共進的攜手合作精神 中華民族是胸襟廣闊的民族,不僅熱愛自己的祖國,也胸懷整個世界。中國古代史上出現不少優秀人物, 他們走出國門,走向世界,交流經濟和文化,增強友誼與了解,為亞非的共同發展作出了貢獻。 玄奘是唐代高僧,唯識宗的創始人之一,與鳩摩羅什、真諦并稱為中國佛教的三大翻譯家。為了解決疑難 ,他不辭辛苦地去到天竺(印度)學習,在那里度過了17年的時光。回到長安后,他又從事了19年的翻譯工作 ,譯成經、論75部,凡1335卷。他所譯的經籍,對豐富福祖國文化有一定貢獻,并為古印度佛教保存了珍貴的 典籍。 鑒真也是唐代高僧。他曾六次東渡,最后一次東渡成功,到達日本。他先后在日本九州、奈良等地傳布佛 教,成為日本律宗的創始人。他還把中國的建筑、雕塑、醫藥學知識介紹到日本,為中日兩國文化交流作出了 卓越的貢獻,最后長眠日本。 鄭和是我國明代的偉大航海家,回族。從1405年起到1433年止,在28年間他共七次出海遠航,到過亞非30 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地區。鄭和的船隊加強了中國與亞非地區的友好貿易關系, 加深了中國與亞非各國的友好情誼,其影響是不可低估的。 鄭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前所未有的壯舉,不僅規模大,而且時間早。鄭和航海的最后一年比哥倫布到 達美洲之年要早59年,比達焚ぢ砣乒猛塹囊荒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