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成色综合人夜夜久久,乳夹 震动 走绳play 调教,中文字字幕在线中文乱码怎么设置,翁与小莹浴室欢爱52章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文化生活
中國版搞笑諾貝爾獎頒出:鼻涕收集器獲發明獎
[ 編輯:admincn | 時間:2013-11-21 20:26:11 | 瀏覽:次 | 來源: | 作者: ]
[ 編輯:news | 時間:2013-04-14 06:57:43 | 瀏覽:91次 | 來源: | 作者: ]
川大“磚家”劈出個“菠蘿ME獎”川大“磚家”劈出個“菠蘿ME獎”

  去年,搞笑又嚴肅的“菠蘿科學獎”橫空出世,使得另類科學研究迅速進入大眾視野。日前,這個被稱為中國版“搞笑諾貝爾獎”再次席卷而來,揭曉了今年的九大獎項。延續去年鬼馬風格,今年的各大獎項依然令人嘆為觀止,除公鸚鵡的腚尖上有求偶利器,追女生通過數學模型就能按圖索驥等研究外,成都晚報記者發現,四川大學副教授魏驍勇因“徒手劈磚”一舉成名,獲得“菠蘿ME獎”,西南交通大學的畢業生趙尹龍因設計鼻涕收集器,獲得“發明獎”。

  “我們都知道,喜歡并傳播科學的人都有三個階段: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魏老師已經到了見眾生的層次,劈磚的境界在于念念不忘必有回想。魏老師教會我們如何科學地成為,一代宗師。”頒獎理由如是寫。

  還記得這段在網上爆紅的視頻嗎?桌上一塊磚,一半懸空,左手摁住,右手作刀,猛地一切,磚頭應聲斷裂……在武俠小說里出現的情節,真實在川大“科學工程實踐”課上發生了。川大計算機科學系主任魏驍勇“一戰成名”,并自冠以“磚家”稱號,也因此將“菠蘿ME獎”收入囊中。

  九項研究

 

  稀奇古怪

  與一般學術研究不同,“菠蘿科學獎”各獎項鬼馬十足。“中國人識別老板的臉,比識別自己的臉更快”這一研究顛覆了歐美人在心理實驗中認為“識別自己的臉最快”這一共識,并因此獲得“菠蘿科學獎”心理學獎。“菠蘿科學獎”數學獎,則頒給了“男生追女生的數學模型”的研究者——兩位研究者用人類最理性的數學公式為人類最感性的戀愛行為建立了初步的動力學模型。在他們的研究中,疏遠度的大小反映了戀愛的進展程度。形同陌路疏遠度等于1,此時其他競爭者就會展開激烈攻勢;如膠似漆則疏遠度等于0,此時競爭者橫刀奪愛的概率就會降至最低。

  物理獎:假發順滑度分級標準

  化學獎:公鸚鵡腚尖上的求偶利器

  數學獎:男生追女生的數學模型

  心理學獎:中國人識別老板的臉更快

  醫學生物獎:圍觀江豚妊娠期的300天

  幻想獎:《三體》

  發明獎:鼻涕收集器

  菠蘿U獎:12306

  菠蘿ME獎:川大教授劈磚

  現場秀武功 “磚家”忍痛劈了又劈

  在4月7日的頒獎典禮現場,魏驍勇也不忘“秀一秀”自己的獨門武功,就地示范如何劈磚。“第一次沒搞掂,強忍著手痛繼續劈。”昨日凌晨,他在微博中也調侃這事兒,并表示當時“在心里無數次祝福那個找磚頭的人”。當晚,頒獎嘉賓、2011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達尼埃爾·謝赫特曼也躍躍欲試,但在多次嘗試之后均告失敗。對此,謝赫特曼幽默化解,稱“我和魏驍勇做的事情差不多,他劈磚,我制造更堅硬的磚頭”。據了解,這位科學家的研究領域是準晶體材料,一般應用于硬度較高的工具。事后,魏曉勇表示,這事令他“心中暗喜”,還忍不住得瑟:“中國磚頭還是不錯的吧?”

  領獎回來的魏曉勇昨日對記者直言,這個獎就是好耍,讓大家看到科學研究的樂趣,不必看得太重。但也給大家一個啟示:表面上看似荒誕的研究,只要堅持下去,一定會有所收獲和成就。

  鼻涕這東西 你想過如何收集嗎?

  今年的“發明獎”被“鼻涕收集器”攬入懷中。“神器”的發明者還是咱四川學子,畢業于西南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的趙尹龍。據他本人介紹,設計這個產品的初衷,僅僅是因為懶得擦鼻涕。不過,這個設計目前還未形成產品,連設計者本人也不太樂觀,連稱“恐怕沒有企業愿意投產。”在頒獎典禮當晚,魏曉勇與趙尹龍有一面之緣,對于這個設計,“劈磚”教授卻認為將來肯定會有市場。

  網友圍觀

  “菠蘿科學獎”一經頒出,不少網友也參與其中,誓將幽默進行到底;也有網友表示,有些問題不是靠研究數據能夠解決的。

  網友“不死霹靂西決決”評價“發明獎”:“專注鼻炎二十年的人表示,有了這個,收集一游泳池淹死愛人,那也是絕對木有問題啊!”

  網友“何_沛”評價“數學獎”:難道數學真的能夠描述一切現象?就算能,卻未必能夠解決問題吧。

  網友“低調de蘇菲糖”評價“數學獎”:當老婆和老媽同時掉進水里,是不是還要建個數學模型才能決定救誰呀?有些問題不是數據能夠解決的,還是需要生活體驗。

  記者手記

  向好奇心致敬

  男生追女生是否有規律可循,江豚如何生產……當你遇到這些問題,選擇等待還是求解?菠蘿科學獎的獲獎者,為我們提供了答案。他們默默堅守在科學的道路上,甚至一生并未獲得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但仍舊順從于好奇心,在他們手中,科技不再神秘甚至發生著有趣的變化。正因這份好奇心,讓我們看到了科技更多的可能性。向好奇心致敬,人人都是發明家和創造者。

  成都晚報記者 董亮 白茹

 

】 【打印繁體】 【投稿】 【關閉】【評論】 【返回頂部
[上一篇]啟發式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下一篇]海外中國游客:出手闊綽,但愛占小便宜
評論
稱呼:
驗 證 碼:
內容:
相關欄目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