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 :
高志航 本圖由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提供 |
1937年“盧溝橋事變”,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不甘做亡國奴的中華兒女們奮起反抗,中國空軍將士們也個個摩拳擦掌、斗志昂揚,隨時準備迎擊日寇。7月11日,日本陸軍參謀本部和海軍軍令部訂立了《陸海軍航空協定》,他們極其藐視中國空軍,打算在開戰之初,一舉急襲殲滅中國空軍,奪取制空權。然而令他們意想不到的是,羽翼尚未豐滿的中國空軍,在裝備落后于敵人的情況下重挫敵人,特別是在八月十四日下午的筧橋空戰中,居然以零傷亡完勝敵人,打出了完美一仗。
現代快報記者 唐蕾
戰斗前夜
高志航
“劫機”赴南京
以免延誤戰機
七七事變后,形勢日漸嚴峻。中國空軍自1932年“一·二八事變”首次與日本航空隊發生小規模空戰以來,這還是第一次接受大規模的挑戰。當時,航空委員會設立了前敵總指揮站,擔負空軍作戰事宜。周至柔任總指揮,毛邦初任副總指揮。8月6日,蔣介石發布《告空軍將士書》,要求空軍將士恪守其職,“及時奮發,以死報國”。
按照日軍最初的打算,是想將中國空軍消滅于萌芽狀態的,8月11日,國民黨第8集團軍總司令張發奎致蔣介石密電中記錄到:“本日上午七時,敵機六架先后飛杭州筧橋一帶盤旋偵察,經我方派機壓迫,即向寧、紹方向逸去。”當時,杭州筧橋機場是中國空軍的主基地。
8月13日,淞滬戰事開始,國民黨政府“將空軍全部兵力,移用于京滬地區”。13日下午2點,周至柔、毛邦初正副總指揮在航空委員會頒發了“空軍作戰命令第一號”,令各部隊于14日黃昏前就位,完成攻擊前一切準備。13日晚,在河南周家口機場等待戰機的中國第4航空大隊的高志航,密切地關注著日軍的動靜。高志航深知戰機不能延誤,而蔣介石又遲遲不下命令,高志航按捺不住了,他知道打電話極有可能被敵方竊聽情報,于是打算親自去南京聯絡。當晚,臺風來襲,電閃雷鳴,普通戰斗機根本無法飛往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