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銳力量 全力偵破
案件發生后,廈門市委市政府當即從各地抽調精干力量組成“6·.24”爆炸案專案組,全力偵破,誓要給廣大人民群眾和受難者家屬一個交代。
陳世興回憶說:“當晚我們就忙了個通宵,大家兵分三路:現場組負責維護現場秩序,迅速清理現場,盡快恢復通電、通車;調查組負責在廈門市與全省各地排查可疑人員;技術組負責對爆炸現場及遺物進行化驗分析。”
經過縝密而細致的分析,案件漸漸有了頭緒。爆炸物確定為硝銨類(TNT),爆炸地點確定在了前節車廂的第6個座位,同時40位遇難者都一一得到了確認除了一具來歷不明的無名男性殘軀。
陳世興說:“所有遇難者的身份都得到了詳細的確認,姓名、職業、住址除了那具無名尸,所以他有重大嫌疑。經過專家分析,他的身高在1.66米左右,年齡為27歲,A型血。”然而,僅憑這些線索去確定這具無名男尸的身份,難度巨大,盡管全省范圍的排查工作已經展開,但卻依然如同大海撈針。
峰回路轉 水落石出
案件的轉機發生在8個月之后。1982年3月15日,廈門木器廠的一名職工在倉庫屋頂翻修,無意間發現了一只當時被炸飛的手掌,于是立刻向有關部門匯報。“經過多方鑒定與分析,這只斷手就是那具無名男尸的。它的出現有及其重大的意義,因為有指紋,我們就是靠它最終鎖定犯罪嫌疑人的。”陳世興說。于此同時,全省范圍的排查也已經完成,三明寧化勞改獨立大隊一名叫黃可芬的失蹤勞改犯成為了大家重點懷疑的對象。
說到這,陳世興有些激動:“有指紋就好辦了,我們把黃可芬以前的指紋和斷肢指紋的一比對,吻合!最終確定他就是爆炸案的犯罪嫌疑人。”
2/3 首頁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