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年前,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一場驚艷世人的運動盛會在中國拉開序幕。這次奧運會讓世界重新認識了中國,它帶來的持久利益是不可估量的,那么,如果把成本數字化,舉辦一次奧運會要花多少錢?這些錢能不能帶來預想的收益?
根據2016年牛津奧林匹克研究項目的估算(Oxford Olympics Study 2016),北京奧運會的花費在68億美元左右,但該研究得出的數字只包括運營支出(技術支出,運輸,勞動力,管理,安保,酒宴,開閉幕式,醫療服務),和直接支出(運動場館,奧運村,國際廣播中心,媒體中心的建設以及其他和奧運會直接相關的設施建設)兩個方面。
僅從該研究的兩個項目的花費上看,北京奧運會的支出略高于里約奧運會的46億美元,低于倫敦奧運會的150億美元。和1960年后舉辦奧運會的平均花費數字52億美元相持平。但在2009年,北京奧組委透露2008年奧運會的花費“和雅典奧運會差不多”,即150億美元,而且還透露場館的持續效益已經超過了預想的“1600萬美元”的目標。

不過,有其他機構估算北京奧運會的花費要遠遠高于以上數字。俄羅斯新聞社(RIA Novosti)在2008年的一個報道中透露,北京奧運會的總花費在400億—440億美元之間!當然這個數字包括以上研究統計的項目,同時還將和奧運會承辦相關的所有建設都算入進去,例如北京為了迎接奧運而進行的公共基礎設施,所有交通系統,和2001年到2008年所進行的生態改善花費等(當然,按照這樣的算法,倫敦奧運和里約奧運的花費統統高于上文提到的數字)。如果按照這個數字,那么北京奧運會無疑是史上花錢最多的夏季奧運會(花費最多的奧運會是2014索契冬奧會,因為嚴重超支達到了510億美元)。
但是好的一方面是,北京奧運會在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時還實現了盈利。目前直接盈利的數字在10億人民幣左右,包括吸引游客,場館收益等等。不難想見,這樣的盈利效應還會持續下去。
不過,有一些國家的奧運會就沒這么“幸運”了。里約奧運會目前未知連債務都沒有還清,詳情請點擊:里約奧運仍欠債4000萬美元,寄希望國際奧組委出面解決。雅典奧運會和里約奧運會存在同樣的問題,即賽后的跑道等設施被荒廢,有研究稱雅典奧運的總花費在150億美元,其中包括征稅獲得62億美元,即使這樣,根據加拿大勞里埃大學奧林匹克和運動史研究的教授Stephen Wenn稱(Stephen Wenn, Professor of Sport History and Olympic studies at Wilfrid Laurier University),雅典奧運會虧損了140—150億美元!
1972年加拿大蒙特利爾奧運會似乎更加不容樂觀。預算為1.2億加元(約1.1億美元)的奧運會最后超支到了9.22億加元,賽后產生的債務直到30年后的2006年才還清,更慘的是,這次奧運會上,加拿大作為主辦國,卻沒有取得一塊金牌,只有5塊銀牌和6塊銅牌,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比起以上虧損的奧運會,悉尼奧運會應該慶幸,損失主要在游客上,當年的預定目標是在17天內吸引13.2萬的游客,最后只有9.7萬人,持續的游客目標是一年800—1000萬人次,但實際一年的游客只有250萬人次,雖然整個奧運會虧損了21億美元,但它也算是一屆成功的奧運會吧。
以上只是夏季奧運會的一些數據。其實冬季奧運會有很多也是虧錢的,今天小編就不展開了,看看索契冬奧會的510億美元的花費,大家覺得它能虧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