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是華裔移民初到美國的落腳地,一直充當移民的庇護所。隨著中產化之后移民的遷離,以往的唐人街漸漸消失。新移民懷揣著金錢和夢想,分散居住在美國各地。他們希望融入當地,成為一個真正的“美國人”。
圖為1951年,美國舊金山唐人街
19世紀中葉,華人漂洋過海到舊金山一帶挖礦和修鐵路。受排華政策影響,他們聚集而居,形成美國最早的華人社區,稱為唐人街(Chinatown)。這種以家庭和親友互助為基礎的社區形式為新移民提供了工作和生活上的便利。
早期華人移民幾乎是男人,他們把父母和妻兒留在中國,自己在美國過單身日子,勞動所得則寄回家鄉。圖為1996年,美國紐約,一名移民在玩充氣人偶。Chien-Chi Chang/Magnum Photos/IC
早期華裔移民主要經營餐館、洗衣店等,為華人勞工提供生活服務。隨著當地人對中式餐館的喜愛,唐人街商業逐漸興旺,變為繁華街道。除了中式餐館,一些具備中國特色的手工藝商店也逐漸興起。圖為1950年,美國紐約唐人街,美國人在一家華人經營的中式餐館吃飯。Getty Images/Leonard Mccombe
隨著華人經濟實力的提高和社會地位的提升,他們更加積極地參與政治活動,融入美國主流社會。當地時間2012年2月16日,美國舊金山唐人街,美國總統奧巴馬在街上向華人握手問候。
1965年,隨著美國政府放寬移民的改革法案,引發了移民潮,每年有大量華人涌入美國,推動了80年代和90年代唐人街的轉型。非法移民是移民潮中重要的角色,長期以來,他們是唐人街的主要勞動力。圖為1996年,美國紐約,非法移民者住在陽臺。Chien-Chi Chang/Magnum Photos/IC
圖為1998年,美國紐約唐人街,一名華人移民一邊為自己的腳作針灸,一邊給親人朋友打電話。Chien-Chi Chang/Magnum Photos/IC
非法移民也帶來了唐人街的黑幫問題。起初幫派的成立是為了自我保護,對抗非華裔,后來逐漸演變為集合了黃、賭、毒的犯罪團伙。幫派之間為了爭奪地方控制權,經常有斗爭。圖為1989年,美國紐約,當時勢力最強的華人黑幫“鬼影”在總社集會。Patrick Zachmann/Magnum Photos/IC
由于華裔黑幫組織不斷擴張,美國專門組建隊伍對對其進行嚴厲打擊,進行整治。圖為1992年,美國紐約唐人街,警察抓住了一群嫌犯。Josef Koudelka/Magnum Photos/IC
隨著美國移民入境政策的逐漸放寬,新移民的來源地更加多元。早期移民幾乎來自廣東的南部地區,而新移民除了來自中國大陸各省市,還來自香港和臺灣。圖為1993年,美國紐約,臺灣華人移民在慶祝自己的國慶節。Chien-Chi Chang/Magnum Photos/IC
同年,美國紐約,從中國探親回來的華人將毛澤東畫像貼在當地的學校墻上,慶祝毛澤東誕辰100周年。Chien-Chi Chang/Magnum Photos/IC
據統計,從1960年到2000年,華裔人口翻了10番。新移民帶來各地人力和物質資源,大大推動了唐人街的發展。圖為1996年,美國紐約,工人們在為中國餐館運送一整車豬。Chien-Chi Chang/Magnum Photos/IC
華人移民將自己的生活方式帶入唐人街,不斷豐富唐人街的特色。圖為1996年,美國紐約唐人街,一窗戶上掛滿了鳥籠。Chien-Chi Chang/Magnum Photos/IC
圖為1996年,美國紐約,華人移民們在公園里晨練。Chien-Chi Chang/Magnum Photos/IC
隨著學校、同鄉會、俱樂部、影劇院等機構的建立,唐人街發展成為功能完善的社區。圖為1996年,美國紐約,華裔兒童在參加幼兒園的畢業典禮。Chien-Chi Chang/Magnum Photos/IC
唐人街特有的中式建筑和文化吸引了外國游客前來觀光,從原本的移民庇護所轉變為旅游觀光景點。多數城市的唐人街向游客開放,以物美價廉的商品和中式美食吸引游客。圖為1997年2月7日,美國唐人街,華人在街上表演舞獅慶春節,吸引了當地的美國小孩。JASON SZENES/東方IC
當地時間2013年2月17日,美國紐約,春節期間,一名華人在地鐵拉二胡。REUTERS/Carlo Allegri
當地時間2008年8月17日,美國紐約唐人街,華人們聚集在電視機前一起觀看北京奧運會乒乓球比賽,共同為中國選手加油。AFP PHOTO/Mario Tama/Getty Images
唐人街一直以來承載著華人的集體記憶和情感。在外打拼的華人在唐人街上尋求自我身份認同和文化歸屬感。圖為當地時間2013年2月17日,美國紐約,一名華人京劇表演者準備乘車前往唐人街,參加春節游行。REUTERS/Carlo Allegri
青少年群體逐漸成為移民的重要群體,與上一代不同,他們沒有太多關于中國傳統文化的歷史回憶,唐人街不是他們的記憶和感情載體。受過英語教育的他們也能更好地融入美國當地。圖為2006年9月9日,美國舊金山唐人街,幾名青少年華裔移民在家中玩電子游戲機。AP Photo/Benjamin Sklar
當地時間2008年11月4日,美國加利福尼亞舊金山唐人街,一名華人在美國大選當天投下了自己的選票。REUTERS/Robert Galbraith
富裕起來的第一代華人移民逐漸搬出居住環境較差的唐人街,造成唐人街華人人口流失,不少城市的唐人街規?s小。圖為當地時間2012年4月19日,美國紐約唐人街社區,一名華人在街道邊上擺水果攤。Spencer Platt/Getty Images/AFP
另一些唐人街則變得“中產化”。城市規劃者為了改善其臟亂差的形象、以減少犯罪為由等,鼓勵開發商在唐人街建設高檔住宅、開連鎖商店。當地時間2013年9月
19日,美國洛杉磯唐人街,一名華人在新開的沃爾瑪超市購買水果。A
高檔住宅和大型連鎖零售店的進駐,使唐人街的租金等生活成本逐漸增加,底層的新移民無力承擔高成本的生活,一些商店關閉。部分華人只好遷出。圖為2006年1月27日,美國紐約唐人街,一名華裔女子站在一家倒閉的商店里。Spencer Platt/Getty Images/AFP
圖為當地時間2007年4月5日,美國加利福尼亞洲,洛杉磯唐人街衰落的一角。數據顯示,美國唐人街的人口正在發生轉變,新移民不再涌入,人口銳減。Photo by David McNew/Getty Images
唐人街漸漸消失,但與此同時,只有華人走出唐人街,才能通向真正意義上的美國。圖為2010年2月10日,美國華盛頓,大雪覆蓋唐人街牌坊。AP Photo/Alex Bra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