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公共外交訪談錄》李永輝 張穎 著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13年1月出版
作為一個大國總理,周恩來在和別人打交道的時候,非常注意細節。有一次,日本一個相撲代表團的運動員在訪華的第二天就要去爬長城,因為他們始終是穿著拖鞋,周總理發現后就說,你們穿的這種鞋爬長城不合適。再買鞋也來不及,周總理立刻安排制鞋廠,給每一位相撲運動員量了一下腳的尺碼,第二天一早,每人門前一雙新鞋。
周恩來重視做好各國、各階層人士的工作。索馬里有語言沒有文字,官方用意大利文,當地老百姓卻只懂索馬里語。周恩來在索馬里訪問時在摩加迪沙的群眾大會上,周恩來講話,先翻譯成英文,然后再翻譯成意大利文,之后再翻譯成索馬里當地語言。后來,尼克松在訪華結束后曾表示:“周總理很細心地關注著每一棵樹,但是,他也注意到森林。”
1956年年底,周恩來訪問緬甸。12月15日,周恩來和緬甸總理吳巴瑞一起,從陸路坐汽車,開到邊界橋,下車步行進入中國境內,共同參加了在云南芒市舉行的有1.5萬人參加的中緬邊境人民聯歡大會和中緬邊境少數民族公眾領袖座談會。兩國總理攜手走過邊界,這在世界上是從來沒有過的。周恩來通過公共外交的形式,不但解決了中緬邊境問題,有效地緩和了周邊國家對中國的疑懼,而且也加深了與緬甸政府及領導人的關系,贏得了中緬邊民的團結與互信,為中緬邊界的長久、穩定的和平與友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日內瓦會議是新中國第一次以大國身份參加的重要國際會議,當時世界不了解新中國。在日內瓦會議期間,周恩來巧妙地運用公共外交的形式向世界展示新中國,拉近了中國同世界的距離。他的一個重要方式,就是招待外國記者或朋友觀看《梁山伯與祝英臺》。周恩來當時建議在請柬上寫上一句話:請您欣賞一部彩色電影中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用一句“《梁山伯與祝英臺》就是中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使那些一開始對中國的這個戲劇片弄不懂的外國人看得如癡如醉,起到了點石成金的作用。通過請外國記者和官員觀看電影,增加了他們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在日內瓦會議期間播放《梁山伯與祝英臺》是周恩來實行公共外交的成功范例,在日內瓦會議結束時,舊中國的資深外交官顧維鈞評價說:“中共已經最大限度地利用出席日內瓦會議的機會來提高他們的國際地位和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