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潛艇被研制出來,就一直是各國海軍大力發展的軍備,而由于早期的反潛技術落后,可以說潛艇一時就成了艦船的噩夢,而后來更是出現了核潛艇,續航能力大大的提升,但隨著潛艇技術的不斷升級,現代的反潛技術也在進步,這可以看作是在相互進步,因為在追求潛艇的更高性能的過程中,潛艇本身的一些缺點也被暴露出來了,這就使得反潛技術抓到了突破口。
早期的反潛技術是來自于一般戰艦的聲吶發射系統,但是由于戰艦的速度過于慢,而且水下探測的距離也較短,反潛效果也不是很好,最終也被放棄了,后來各國就開始嘗試將聲吶裝置裝到飛機來進行反潛,結果反潛效果大為的提升了。

但是這種反潛機世界上也只有美俄英法擁有,在2012年6月“高新6號”研制成功,使中國大陸成為能制造大型反潛巡邏機的第5個國家,其正式服役后將成為中國海軍今后一段時間內的主要反潛平臺,對于大幅提升解放軍的反潛能力具有重大意義。

從高新6號反潛機的外觀上看,機頭下方裝備了一個腮形整流罩,內部可安裝360度環視海面的搜索雷達;前機身正下方有光電傳感器球狀轉塔;有分析認為,中國高新6號反潛巡邏機在系統硬件上已經基本達到美軍P-3C的水平,差距主要是在于我國的聲紋庫的完善程度以及海洋環境處理算法。

但中國未來或許會發展噴氣式的反潛機,而國產的國產C-919客機就是很好的平臺。
近年來,中國水面戰艦的反潛技術已經有所提升,為了進一步提升水下監視與偵察能力,解放軍水面戰艦普遍進行了反潛設備改裝,從而進一步增強它們開展反介入監視的能力。高新6號反潛巡邏機的問世解決了中國在大型固定翼反潛巡邏機上有無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