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署名:云上的空母
十萬噸級的核動力航母,目前能擁有這種超級裝備的國家只有美國一個。然而最近國內媒體的報道卻讓人非常吃驚,那就是俄羅斯將在2020年左右開建排水量高達11.5萬噸的核動力航母。那么這些報道是否屬實呢?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的進行分析。
查閱俄羅斯相關媒體的報道,的確有這樣的消息,其源頭是俄羅斯副總理德米特里·羅格津在接受電視采訪時說的。德米特里·羅格津級別如此之高,他說的話讓人不相信都難。但實際上,國內媒體的報道同德米特里·羅格津的原話是有很大出入的。德米特里·羅格津的說法是:“到2020年時,俄羅斯國防工業將具備建造排水量11~11.5萬噸級航母的能力。”
他還指出,“我們將在遠東地區建造多個新的船廠和舉行船塢。如果接到11~11.5萬噸級航母的訂單,那么從2020年開建是有可能的。”德米特里·羅格津還透露,俄羅斯未來的航母將比美國同類產品造價低得多,不過最高層面是否決定建造這種航母,將取決于作戰需要。
其實,德米特里·羅格津的說法有很大回旋余地。在遠東地區,能夠接受超過10萬噸級航母的機構目前最有可能的是紅星造船廠。目前,紅星造船廠正在建造寬度高達114米的干船塢,至少從噸位方面來講,核動力航母不會受到限制。但實際上在此之前,紅星造船廠壓根就沒有造過航母。冷戰結束以后,其主要任務是負責處理在納恩-盧格減少威脅合作計劃之下,進行退役核動力潛艇的處理。
近年來,紅星造船廠除了處理退役核潛艇以外,已經開始實施升級和擴大規模的工作。首批投資是33億美元,以便獲得更大的船塢,從而能夠建造360米長、噸位高達25萬噸級的船只。近期努力主要是為滿足民用船舶需求而展開的,至于11.5萬噸級核動力航母的建造,卻要打個大大的問號。
航母是個非常浩大的工程,只有達到相應水平的船塢僅僅是基礎條件之一。不要說11.5萬噸級的超級核動力航母,就是“庫茲涅佐夫”級航母的建造,蘇聯也是使出來吃奶的勁。“庫茲涅佐夫”級航母總共造了2艘,而整個建造過程之中,總共有近800個學科的專家參加,7000多家工廠提供材料和設備。蘇聯時代的經濟實力,是今天的俄羅斯遠遠無法企及的。
而且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如果要在紅星造船廠建造航母,那么俄羅斯相關的資源都必須為這個遙遠的遠東船廠服務。許多設備和材料是紅星造船廠沒有辦法解決的,只能從俄羅斯遙遠的歐洲部分運來,要么是通過西伯利亞大鐵路,要么是通過海運。如此一來,僅僅航母所需材料和設備事項,就得有非常高昂的運費。考慮到運輸路徑非常之遠,無疑運費會遠遠超過美國、中國和英國,這同節約成本是背道而馳的。
不僅如此,從紅星造船廠的技術積淀考慮,在這里建造航母也并不是最優的選擇。雖然在“庫茲涅佐夫”號服役之后,俄羅斯再也沒有建成過航母,但它一直在試圖維持這樣的能力。最明顯的例子是幫助印度進行“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的改裝,通過這項工程,俄羅斯保住了一支能夠勝任航母建造的工人隊伍。而負責該艦改裝的,是北方機械制造企業生產聯合體下屬的北德文斯克造船廠。另一個同航母建造能力相關的動向是“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的維修,而負責這項工作的是位于北莫爾斯克市的第35修造船廠,目前新鍋爐已經抵達該船廠的碼頭。
無論是從地理位置來看,還是從技術基礎來看,在航母領域,北德文斯克造船廠和第35修造船廠都要比紅星造船廠要強太多。而相比之下,紅星造船廠是幾乎沒有接受過航母的維修和建造工作。讓這樣一家企業來負責未來11.5萬噸級核動力航母的建造,除非是俄羅斯高層的腦子燒壞了。
其實從俄羅斯近年來的艦艇建造計劃來看,2020年這個時間節點也是不靠譜的。目前俄羅斯海軍的艦艇建造計劃重點,仍然是以中小型護衛艦、“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亞森”級攻擊核潛艇為焦點,根本抽不出足夠的資金來建造如此大的核動力航母。而這一點也得到俄羅斯官方的印證,那就是11.5萬噸級核動力航母建造合同的簽署,得到2025年以后了。
更有趣的是,紅星造船廠進行能力升級,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例如,中國船舶重工為該造船廠生產了4萬噸級的浮船塢,向其出口1200噸級龍門吊,以及出售大量的造船設備。從目前來看,中國在建造航母的實力方面,已經超過俄羅斯。僅僅有能夠造航母的船塢是遠遠不夠的,如果光有這種設施就能造航母,那么中國擁有這種能力的船廠的數量會遠遠超過俄羅斯。(作者署名:云上的空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