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撫順一名22歲的男護士給病人喂飯時,被扇了一巴掌,雖備感委屈但并未還手。事后發微博講述自己的遭遇“求安慰”,眾多網友包括多個醫院的官方微博紛紛送上祝福和支持。

22歲的男護士李海濤正在為患者修剪指甲。
昨日,北國網、遼沈晚報記者找到這位帥哥護士,小伙表示:“既然選擇了這個職業,就要堅持走下去,對每一位患者負責。”
喂飯遭患者耳光 平時相處很好
11月3日,網友“撫順帥小護”發布微博:“今晚值班,被患者打了一個嘴巴子,但是我始終沒有還手。我是一名精神科護士,我的職業不允許我那樣做,可是我一直想不通,我喂他飯對他很好,我連父母都沒喂過,但我卻被他打了,我知道他是患者,但是心里……委屈啊!醫護的苦楚誰又懂呢?”
昨日中午11時許,北國網、遼沈晚報記者來到撫順煤礦腦科醫院,見到了這位22歲的男護士,是個看上去有些微胖的陽光大男孩,名叫李海濤。
“11月3日晚上7點30分左右,我正在給一名患者喂飯,一點兒征兆也沒有,患者突然躁動起來,隨后就給了我左臉一個耳光。”李海濤說,這是在他工作的兩年里第一次挨打。
護士長鞠月霞說,李海濤臉上的紅手印第二天才逐漸消退。
說起挨打的事,李海濤又笑了,“這位患者進院不到兩個月,平時我和他相處得很好。雖說護士沒有喂飯和剪指甲的義務,但我把他們當做親人看待,畢竟這里的患者喪失了自我控制能力,他們也是弱勢群體。”
精神科護士 一個“特殊工種”
撫順煤礦腦科醫院,俗稱“精神病院”。剛剛工作兩年的李海濤頗有感觸,在這里工作的護士算是一種“特殊工種”,更多的是責任心,將心比心,要用心去和患者溝通,即便今天他向你橫眉怒對,明天也要用笑臉相迎。
記者發現李海濤的眼圈很黑。他說,夜班每隔15分鐘或30分鐘都要對患者進行巡視,如果發現患者情緒低落或躁動,都會第一時間與醫生溝通,及時進行心理輔導和安撫。
李海濤說,護士的工作雖然不像醫生那么繁忙,但瑣碎的事情也會讓自己忙到頭暈。他平日喜歡用看書、聽歌曲的方式來緩解壓力。他開玩笑說,“我每天都會堅持跑步,如果再遇到患者打我,我能跑得快一些。”語音剛落,就像個孩子似地哈哈笑了起來。
“護士姐姐”讓他愛上這一行
畢業于撫順礦務局衛生學校護理專業的李海濤,一次偶然的機會,讓他喜歡上了護士這個職業。
李海濤說,自己讀小學一年級時得了闌尾炎,那時,每天都是護士姐姐面帶微笑細心地照顧他,給他喂藥、扎針,所以從小就對護士這個行業有了好感。
兩年前,李海濤還是實習護士,一次經歷讓這個陽光男孩成長起來。當時,同在一個病房的患者因為打針發生了口角,“醫護人員要對每一位患者負責,可是有些患者卻因為‘為什么不是我先打針,為什么我是要在旁邊等待的患者’這樣的問題去責怪醫護人員”。“醫生和患者沒有敵對的關系,如果大家都能夠換位思考,就會得到更多的理解和包容。”李海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