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立平(拿草帽者)在展示他的夢想。
“你們看,這里所有土特產用到的豆瓣和辣椒都是自家種的,煙熏臘肉、香腸也是自家養 的 豬 制 作 而 成 的……”達州渠縣農民董立平放棄上萬月薪,回老家農村開網店,用相機記錄下農產品制作的全過程,并將這些原生態產品放在網上出售,一年的銷售額就達到40萬元,他的鋪子更被網友親切地稱為網店版“舌尖上的中國”。
放棄上萬月薪 回鄉開網店賣土特產
昨日,華西城市讀本記者聯系到了該店店主董立平,26歲的他個子不高,皮膚黝黑,是達州市渠縣望江鄉小灣村的一名農民。“作為一名農民,始終難舍鄉情,加上父母年事已高,于是我選擇了回家。”董立平告訴記者,自己出生在一個農村家庭,家里還有一個弟弟,因為經濟條件不好,初中畢業后上了一年職中,2004年就到廣東一帶打工了,通過多年打拼,事業有所進步,月薪最高達上萬元。2010年,董立平回到渠縣老家,因鄉鄰們祖輩都靠著種地為生,而這些農產品都是原生態、無污染的,于是他想到了在網上賣家鄉的農產品來謀生。
真實記錄農村 坐車到16公里外寄貨
董立平告訴記者,網店的農產品大多是自家種植和制作的,他都用相機記錄了土特產的生產制作過程。這種辦法除了能吸引顧客,還可以更直觀的讓人了解一個農產品生產的全過程,從中反映農民的艱辛,呼吁大家要珍惜糧食。
2012年8月,董立平的淘寶小店開業了。“要將這些農產品寄出去,只能到縣城的快遞公司才能發貨。”董立平一家人要先背著農產品走兩三公里的山路,從村里背到鄉鎮上,然后再坐客車到16公里外的渠縣城里去郵寄,而每趟到縣城的車費來回就要12元,起初兩個月還虧本不少。
“現在一家人的分工很明確,老婆看店接生意,媽媽照顧兒子,爸爸備貨,我負責對外營銷。”隨著網店的生意越來越好,董立平自家的農產品不夠銷,還時常向同村鄰居收購。
“現在每天至少要發貨二三十件,最多的時候能發七八十件。”董立平說,從去年11月開始盈利,近一年的時間,他的農產品已經銷到了全國各地,網店的銷售額已經達到了40多萬元,利潤在15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