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市民在霧霾中行走
晚報記者 許沁 肖波 報道
本市遭遇重度霧霾,有些過敏體質市民感覺喉嚨發癢,還出現過敏性鼻炎等癥狀。記者采訪了滬上兒童類和成人類呼吸科門診發現,霧霾天老少最易“中招”,其中呼吸道疾病、心腦血管疾病和過敏性疾病的三類病人數有所上升。
過敏性體質兒童“老病復發”
家住虹口區的曉星(化名)昨天早晨起開始流涕、咳嗽、喘息,媽媽懷疑或因霧霾刺激,原本就是過敏性體質的女兒“老病復發”。昨天,記者從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兒科醫院等呼吸科門診了解到,對于重度霧霾,一些家長非常擔心,紛紛咨詢醫生“霧霾天會不會誘發哮喘”等。與此同時,記者還從滬上華氏等不少藥店了解到,昨天一天口罩銷量上升,僅童涵春藥房昨天一天,近500只兒童口罩已全部賣光。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呼吸科主任王立波教授分析說,其實,在秋冬季節,本身就是小兒呼吸系統疾病的多發期。由于過敏因素、病毒感染、冷熱刺激等,哮喘小病人本身就非常容易出現抵抗力變差、哮喘疾病反復發作等。如果再遇到霧霾天,或導致呼吸功能下降,抵抗力減弱,此時就最容易誘發咳嗽、喘息、哮喘等呼吸系統的“老毛病”。
昨天還有不少市民反映,這幾天在戶外走動多了,感覺喉嚨里癢癢的似乎有痰。副主任醫師、世界中醫藥聯合會藥膳食療專業委員會副會長田勝利解釋,這是因為空氣中的大顆粒刺激呼吸道,呼吸道受到刺激,加速分泌粘液,形成痰,裹挾著這些大顆粒由呼吸道的纖毛向外排出,這是人體自身的保護反應。需要提醒的是,這些痰要吐掉,不要咽下去,否則容易形成慢性炎癥,有害健康。
微小顆粒影響心腦血管
昨天,50多歲的何女士(化名)早上起床后感覺明顯的頭暈胸悶,因為有高血壓,平時比較注意養生的她立刻電話請教田醫生,根據其癥狀,田醫生懷疑她出現了“小腦梗”,即腦梗前一些細小的血管梗塞,導致血液流通不暢,大腦和部分臟器缺血缺氧。近日這樣的病人也有所增加。
田勝利副主任醫師說,除呼吸道外,霧霾的微小顆粒能夠進入人體微循環,從而影響心腦血管。田醫生同時提醒,隨著霧霾天天數的增多,過敏性疾病也開始好發。人體的過敏反應常常是因為外界異物的入侵,當人體的吞噬細胞還不能辨別這些異物“是敵是友”時,就會引起人體免疫系統的過激反應。
40多歲的陳先生(化名)昨天因為渾身瘙癢而前去求醫,原本就是過敏性體質的他平時進食非常小心,這幾天也沒有吃可能引起過敏的食物,而田醫生發現他出現了蕁麻疹。還有一些人眼睛出現過敏,在霧霾天的戶外出現眼睛酸、易流淚等癥狀。
少熬夜提高自身抵抗力
秋冬季節若遇上霧霾天,老慢支、哮喘等呼吸系統病人此時最易老病復發。除了老年人容易老慢支發作外,中青年人群往往更容易哮喘高發。
為此,上海市肺科醫院醫務科科長、呼吸科專家曹衛軍副主任醫師提醒,一方面要避免環境污染,同時還要避免各種致病因素,尤其是吸煙、感冒、粉塵、刺激性氣體的吸入等。降溫后還要避免因起床過早、衣著過少,或霧霾天也堅持鍛煉,引發受涼感冒。另一方面,還要加強自身防護,避免肺炎、支氣管哮喘、支氣管炎等呼吸系統疾病趁虛而入。注意保暖、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勞逸結合,不熬夜,增加自身抵抗力。積極鍛煉,太極拳、游泳等中輕強度運動更為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