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多數美國人來說,商人、外交官、傳教士的中國見聞畢竟遙遠,而大量華人移民才是他們了解中國的第一渠道。華人大規模到美國是在19世紀中期加利福尼亞州“淘金熱”期間,內華達山脈豐富的金礦以及后來橫貫大陸鐵路的修筑都需要大量廉價工人。成批的華人抵達美國西海岸,這些青壯年“苦力”辛勤勞作、報酬極低,還不享受教育、醫療等有賴于公共開支的福利,因而在就業市場上極具競爭力。當淺層金礦開發得差不多,工作機會相應減少時,加之1865年內戰結束后經濟蕭條,謀生成為日益尖銳的矛盾,少數族裔最易受到數量占優的白人攻擊。歐洲移民美國的勞工除對華人實施有組織的暴力行為,還積極推動立法限制華人在美國的發展機會。19世紀中后期,華人的公眾形象幾乎糟到了極點——被貼上“無知、狡詐、骯臟、迷信”等標簽,他們聚居的唐人街是罪惡、墮落的代名詞。禁令還部分導致非法販賣華工牟利行為的蔓延。 在中美長期的交往中,美國人對中國的印象始終在愛與恨之間搖擺——既是馬可·波羅和賽珍珠筆下的神奇之地,又是鐵騎、暴徒、“黃禍”之國。美國的外交理念源自立國理念,時常游走于理想與現實之間。早期定居北美大陸的清教徒崇尚自治、平等,既有理想,又不脫離實際,譴責自我放縱,卻不諱言利己。美國的疆界在人們不斷追求財富和機會的過程中形成,世俗的成功堅定了美國的精神信念,卻同時產生義與利取舍的困惑。這種模棱兩可的美國價值觀在對華外交上也顯而易見。1899年,美國國務卿海約翰要求在華“門戶開放”——美國人認為,這一善行將使中國免于被列強瓜分殆盡;中國人則認為,尚不具備壟斷實力的美國覬覦列強在華特權而挖空心思要分享利益。或許這是美中關系史上最早互為誤解的案例。 《排華法案》一直維持了61年。1941年底,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1943年,在羅斯福總統敦促下,國會于12月17日廢止排華法案。違反平等和自由原則的立法行為被糾正。一周后,羅斯福在“爐邊談話”中說:“‘世上太平,與人為善’的圣誕節精神,是一種不可遏止的精神。” 而69年之后,美國眾議院終于為當年的這部法案道歉。這個道歉雖然來得太遲,但仍然顯得意義重大:2011年美國少數族裔新生兒首次超過半數——這對一個由歐洲白人創建政府、種族問題一直存在的國家而言,這是里程碑式的標志性事件。而對《排華法案》的道歉,既是對深受其害的華裔美國人的祖輩(絕大多數已不在人世)的道歉,也是對所有深摯相信“美國夢”的人的道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