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革命時期的英國工人大多來自過去的自耕農、手工工人和工匠。在此之前,他們基本上過著田園生活,按照農業生產的節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工業革命發生后,大規模圈地運動、大機器生產打破了農業社會的寧靜,往昔的男耕女織生活難以為繼,工人的生活開始發生很大改變。
食不果腹
當時,英國工人的日常主食是土豆和面包,在困難時則代之以蕪菁。肉類、魚類、蛋類的消費都很少,只是偶爾食用一點咸肉或鮮肉。19世紀30年代,普德西市(Pudsey)的編織工曾經說,吃肉是富人才能享受到的奢侈生活,工人只有在星期天才可能吃到一點肉。魚的消費則更是少得可憐,在這一時期,魚仍被視為奢侈品。工資比較高的紡細紗工人偶爾會買一些魚,但也并不多。工人家庭食物的質量通常很差,“蔬菜不新鮮,干酪是質量很壞的陳貨。豬板油是發臭的,肉又瘦又陳又硬,都是老牲畜的肉,甚至常常是病畜或死畜的肉,往往已經半腐爛了”。
有的家庭甚至根本沒有足夠的東西吃,處于饑餓、半饑餓狀態。許多兒童抱怨說:“我老是吃不飽,多半只能吃到帶鹽的土豆,從來沒有肉和面包”,“今天中午,一點東西也沒有吃,我們家里從來就不吃午飯,吃的多半只是帶鹽的土豆,偶爾才能吃到一點面包。”1804年,一位工廠督察員在巡視了一群生活極為貧困的紡織工人后說:“他們的身體糟糕透了,整個群體的身高急劇下降,到了小人國的程度,從這些人中連一個近衛兵連都招不齊。”這說明工人的營養水平很低,飲食非常低劣。
衣衫襤褸
滿足最基本生理需求的飲食尚且如此,工人的穿著就更糟糕了。恩格斯在《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一書中描寫道:“用來做衣服的料子都是非常不合適的,無論是在女人的衣櫥里或男人的衣櫥里,都幾乎根本沒有亞麻布和毛織品,只有棉織品。襯衫是用漂白布或是雜色的印花布做的,女人的衣服大部分也是印花布做的,毛織品的裙子很少能在曬衣服的繩子上看到。男人們大都穿著粗布及其他粗棉織品做的褲子和同樣的料子做的上衣或夾克。粗布(fustian)甚至成了工人服裝這個名詞的同義語,工人被叫做fustian-jackets(粗布夾克),而工人也這樣稱呼自己,借以和那些穿呢子(broad-cloth)的老爺們相區別,而呢子也就成了資產者的標志。”
貧窮工人家庭一般都沒有專門給孩子買或做的衣服,孩子們的衣服要么是用大人廢棄的衣服裁剪而成的,要么是哥哥姐姐們曾經穿過的舊衣服。孩子們在外面玩耍或去上學之時經常赤腳,根本沒有鞋子穿。用衣衫襤褸這個詞來形容貧窮工人的孩子,是最合適不過的。
居住環境惡劣
工業革命時期,英國城市的環境明顯惡化,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是環境惡化、居住擁擠的主要原因。從工業區多數勞動居民的家居中,可以看到幾乎原始的生活痕跡。這些房子污穢不堪,沒有像樣的家具。僅有的一點家具,往往也是最粗糙、最普通的,而且經常是殘缺不全的。有的歷史著作這樣描述了貧窮工人的房屋:“兩把燈心草椅面的椅子,一張松木桌子,幾條凳子。破損的陶制器皿,例如盤子、茶杯等,一兩個茶壺和罐子,幾把刀叉。一根用作火鉗的破鐵條,沒有火爐圍欄。有的人家有一副床架,有的沒有,視各家的情況而定。真正稱得上毛毯和床單的東西,他們連見都沒有見過。他們睡覺的地方常常是用麻袋、棉屑或者麥秸鋪成的,沒有舒適的床架和羽毛褥墊的床。”
在一些較大的城市中,工人居住的擁擠程度和住房的低劣情況令人觸目驚心。在利物浦市,盡管這里的商業發達,堪稱繁華富足,可是工人們只能生活在骯臟的環境中。全市人口中有五分之一即45000多人,居住在狹窄、陰暗、潮濕、空氣不流通的地下室里。這種地下室共有7862個,此外還有2270個大雜院。所謂大雜院,就是一個不大的空間,四面都蓋上了房子,只有一個狹窄的入口,入口的上面往往有一個頂棚,因而空氣污濁,流通不暢。大多數地下室和大雜院都很骯臟,居住在里面的幾乎都是貧窮的工人家庭。諾丁昂市的情況也很相似,全市大概有11000幢房子,其中7000—8000幢房子一堵墻挨著一堵墻,空氣很難流通。此外,工人們往往數家共用一個廁所。著名的工業城市曼徹斯特也是如此,市內有兩萬人居住在地下室里面。在曼徹斯特的郊區,也有兩三萬人生活在地下室。即是說,在整個曼徹斯特,居住在地下室的人達到了四五萬之多。
娛樂方式單一
工業革命時期,飲酒是工人閑暇之時最主要的娛樂活動。據統計,70%的工人晚上都是在酒館中度過。艾利生郡長說:在格拉斯哥,每個星期六晚上,至少有3萬個工人喝得爛醉。在這個城市里,1830年,每十二幢房子中就有一家酒館,而在1840年,每十幢房子中就有一家酒館。在其他大城市,情形也幾乎相同。特別是在星期六晚上,工人拿到了工資,下班也比平時略早一些,于是紛紛從自己的貧民窟涌到大街的酒店里喝酒。
酗酒這個習慣在工人居住區中流行到了驚人的地步。僅在曼徹斯特市,至少有將近一千間小酒店、啤酒店和杜松子酒窖, 90%左右的顧客都是工人。這些酒店充斥在偏街僻巷,或者在通衢大道以最絢麗奢華的裝飾物招攬顧客。這些酒店一大早就開門,一直開到深夜。統計表明:工人階層用在酒上的開支占其收入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有些家庭甚至要把三分之一到一半的收入用在飲酒上。酗酒嚴重影響了工人的家庭關系。約翰·詹姆斯·貝澤寫道:“父親是一個酒鬼、一個敗家子、一個十足的墮落者,家經常像地獄一樣。‘季度日’這一日子,父親會因曾在海軍服役時瞎了一只眼睛而從政府那兒得到一小筆撫恤金,這總是我和母親最害怕的日子,非但得不到一點的微小的慰藉,反而會挨打受氣,因為喝酒讓他變得失去理智了。”
總之,工業革命改變了英國傳統的社會關系,造成了社會的急劇分化,貧富差距迅速加大。盡管學術界對工業革命時期英國工人的生活水平存在不同看法,但是,在19世紀中葉以前,英國工人普遍處于貧苦狀態,則是一個公認的事實。當時,英國工人的日常生活可以說非常悲慘,食物、衣著嚴重匱乏,居住和衛生條件極其糟糕。惡劣的工作和生活條件,促使英國工人的政治意識逐漸覺醒,他們開始思考導致自己貧窮的社會根源,致力于通過政治途徑改善他們的待遇,迅速成為英國社會一支不容忽視的重要力量。直到19世紀后半葉,在工人和有識之士的共同斗爭下,英國工人的生活狀況和工作條件才逐漸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