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載于《文史參考》2012年第13期
期刊|《世界歷史》
2011年第6期
文章|論福特政府的越南政策及其影響
作者|邵笑(暨南大學歷史學系講師)
1973年1月27日,隨著《巴黎協定》的簽署,美國直接參與的越南戰爭就此結束,越南問題便逐漸淡出美國政府的視野。
1974年8月9日,尼克松因水門事件被迫下臺,副總統福特接任美國總統。此時的南越形勢已不容樂觀,越南問題才重新為美國政府所關注。所以剛剛上臺的福特對越南問題并沒有相應的心理準備。而福特決定繼續任用基辛格作為國務卿,就基辛格個人而言,雖然早已打算拋棄南越,但他仍然希望在美國不會再次卷入越南的前提下,盡量延續南越的存在。
9月12日,福特、基辛格與美國兩黨國會領袖召開外援會議,試圖說服他們同意美國的對越援助。但會議并無結果。水門事件以及福特在9月8日特赦尼克松的做法遭到民主黨的強烈抨擊,民主黨也因此在當年的眾議院中期選舉與參議院選舉中雙雙獲得2/3以上的席位,從而擁有了壓倒總統否決權的票數。這使得福特在支援南越問題上難以得到國會的支持。美國持續削減對越援助,南越的經濟形勢急劇惡化,軍隊戰斗力嚴重下降。
美國的不作為讓河內不再擔心美國會再度干涉,開始加強對南越的進攻。美國加大人員撤離的力度,并最終在越南軍隊完全攻克西貢前撤走全部美國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