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中國革命“五老”之一的林伯渠的骨灰從北京遷回故鄉常德臨澧。我的岳父王認曲是國民黨抗日將領,與林伯渠是同鄉。林老生于1886年,長我岳父16歲,他曾在湖南西路師范學堂任教,而岳父曾在這所學校就讀,一直把林老視為良師。 在林老指引下考入黃埔軍校
1921年,岳父由父親送入湖南甲種工業學校學習新式紡織工業技術,希望他走“實業救國”道路。血氣方剛的岳父則成了學生運動積極分子,罷課演說,游行請愿。這時,林伯渠已深得孫中山賞識,協助改組國民黨。1924年,岳父在林伯渠的指引下南下廣州,考入新創立的黃埔軍校。
1926年,林伯渠任第六軍黨代表兼政治部主任。應他之邀,岳父到第六軍政治部任科員、科長,參加東征和北伐戰爭,不久又主動要求上前線帶兵殺敵。岳父英勇善戰,身先士卒,很快升任連長、營長,24歲就升到了團長。躊躇滿志的岳父在江西龍潭與軍閥孫傳芳的戰斗中身負重傷,脖頸被子彈洞穿,幸被救下火線。
因“通共嫌疑”被判刑
第二次國共合作時期,岳父與林老在黃土高原上又有了聯系。林伯渠擔任陜甘寧邊區政府主席,岳父則在陜南的安康擔任軍政部第六補充兵訓練處少將處長負責訓練新兵。訓練一年,1940年八千新兵整編成暫編一師,岳父任師長,開赴湖北前線老河口到大洪山一帶與日寇作戰。
大洪山一帶地勢險要,國軍和新四軍經常協同配合對日軍和偽軍作戰,但也有發生摩擦的時候。林伯渠給岳父寫來親筆信,勸他大敵當前,不要同室操戈。上峰的命令要執行,老師的話也要聽,岳父派出一個團出擊豫鄂邊區,稍一接火便下令撤退,丟下兩個營的新式裝備。蔣介石惱羞成怒,一道命令把岳父召到老河口戰區長官司令部,卸下佩劍,押送重慶軍事法庭審判,以“通共嫌疑”判刑6年半。
林老寫信安慰右派老友
岳父應該感激林老,他雖罹患牢獄之災,卻因此不曾參加兄弟相殘的內戰。后來,經杜聿明、陳明仁、宋希濂等一批黃埔一期同學聯名保釋,刑期改為軟禁賦閑,岳父從此退出軍旅,不久即告病還鄉。1949年8月,時任國民黨第一兵團司令長官的老同學陳明仁委任岳父為中將高參,在湖南和平起義通電上簽字。
1955年,岳父出任湖南省政府參事室參事。1957年岳父被劃為“右派”,林老仍不避嫌疑來信安慰和開導。林伯渠病故后,“四人幫”說他“直到他去世時,還想著國民黨內的右派朋友”。岳父大約應該算是林老的國民黨右派朋友之一。
1960年,林老病逝;6年后,我岳父在“文革”中再遭批判,掛牌子跪爐渣,死于胃出血,直到1979年才得以恢復名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