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朋友阿黃在微信朋友圈發了一條信息“我買了,你們隨意”,阿黃當年是看空一派的首領,曾引經據典,舌戰群儒!美聯儲加息、外匯儲備、貿易平衡、離岸匯率、M2數據都能成為房價崩盤的邏輯。
阿黃所擁有的淵博的知識和杰出的辯才,可以渾然天成毫無顧忌的打退一波波的多軍,在看他發的帖子字字珠璣,洋洋灑灑幾千字,鐵一般的事實和邏輯,曾經那么一瞬間,我會在想,難道是我錯了?
其實我并不善于辯論,和阿黃在一起的時候,一般我只是表現出懶得跟你說樣子,你說的那些玩意到處是漏洞,我不想浪費時間去理論這玩意,也不想用爆棚的逼格來碾壓他。
有一次實在受不了了,就說愛因斯坦曾經提出一個理論,源于《絕對論》,只不過很多人理會錯了,也翻譯錯了,真是的翻譯大體應該是這樣:中國的房價是絕對漲的,而不是相對的。與貨幣、人口、外匯、政策都毫無關系。
不好意思,我習慣性地嘴欠了。愛因斯坦好像沒說過,不過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說服他了。

因為無論你用任何經濟數據來證明房地產存在泡沫,你用任何租售比來證明房價的不合理,你用任何國外的歷史經驗來對比房價的未來走勢的行為,都是愚蠢的,因為樓市是計劃經濟。
去年,傳言美聯儲要加息,我們也會加息,房價一定跌。結果...
今年,傳言美聯儲6月加息,我們也加息,房價一定跌。結果...
現在,傳言美聯儲進入加息周期,我們也加息,房價一定跌。結果...
啪啪啪的打臉,打臉也沒什么,反正不要臉了。
你所看到的數據的跌,是因為很多樓盤被限價,真實價格去看看二手房交易價格。
你再給我狡辯說房價跌了也沒用,去年上漲個50%,漲過頭了,今年降個2%就是跌了,回去補習下數學,算算是漲還是跌。

當然你又會扯什么現金為王的道理,在我看來貨幣的系統風險要遠遠大于房地產的風險,道理很簡單,房子最起碼還是房子,而貨幣一旦進入惡性貶值軌道,它有可能變得什么都不是。當房地產進入惡性下跌軌道,金融體系和實體經濟都無法承受這種的沖擊和震蕩。
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只有數學,因為還有一種邏輯叫中國邏輯,但我們不是市場經濟自由貿易,房價是需要慢慢消化的!
在中國經濟沒有出現大問題的前提下,政策的調控周期內,房價會略微下跌,但是調控周期結束后,依然會上漲。一二線城市震蕩上行,三四線城市震蕩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