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世界第一位女航天員捷列什科娃
“飛天時沒有時間害怕”
本刊駐俄羅斯特派記者 | 張曉東
6月19日上午,就在劉洋和兩位同事進入“天宮一號”的第二天,世界第一位女宇航員瓦蓮金娜·捷列什科娃在俄羅斯杜馬大樓接受了環球人物雜志記者的獨家專訪。
今年75歲的捷列什科娃,已不能再從事航天飛行了,但她仍活躍在俄羅斯政壇上,現在是統一俄羅斯黨代表雅羅夫拉夫爾地區在杜馬的議員。
坐在記者面前的捷列什科娃,感覺比照片上更為精神。她穿一身得體的套裝,說話中氣十足。采訪自然從49年前的那次具有歷史意義的太空飛行說起,剛剛過去的6月16日就是紀念日。捷列什科娃告訴記者,第一次太空飛行留給她的是難以磨滅的記憶。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她經常在思考,太空飛行對于人類的意義究竟在哪里?
捷列什科娃的思維很敏捷,未等記者問起關于中國女航天員首次飛天之事,她就主動提起了這個話題,首先向正在空間站工作的中國第一位女航天員劉洋表示祝賀。她表示,希望劉洋在太空中的飛行,以及返回地面都像她當年那么成功。她坦承,因為不清楚此次中國航天員在太空要完成什么樣的任務,所以無法給予具體評價,不過,可能非常有趣,會有益于中國人民與中國的航天事業。中國科學家所做的一切,對整個空間領域的研究,將帶來非常大的貢獻。
話題很快又回到捷列什科娃當年的首飛上。她認為作為世界女航天員的第一次飛行,那無疑是一種試驗,是對機器的試驗,也是對人的試驗,為人類進入太空鋪路。1961年,蘇聯第一位航天員加加林進入太空,這一壯舉就已經證明了人類是可以在太空失重條件下生活與工作的。當時,飛船返回艙降落是硬著陸,航天員要在距地球7公里的高空從艙內彈出,像跳傘一樣著陸。所以,當年蘇聯第一批航天員基本上都是跳傘運動員出身。后來,航天員返回地面就不用脫離返回艙了,可以人艙一起軟著陸。
蘇聯把捷列什科娃送入太空,還有一個重要的時代背景。那時美蘇正在進行太空競爭,為了壓對方一頭,也為了創造出更有效果的宣傳價值,兩國正在為各種“第一次”較勁,蘇聯一度占據上風:第一次成功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第一次拍到月球背面的照片,第一次載人太空飛行,第一次太空漫步,將第一名女宇航員送上天……
這里面,還有一個小小的插曲:1963年6月19日,即捷列什科娃乘“東方—6”號飛船在太空飛行了71小時后,開始返回地球。由于當時著陸技術不成熟,捷列什科娃在著陸時頭部被狠狠地撞了一下。當人們打開艙門時,發現她已經昏迷過去了。捷列什科娃被緊急空運到莫斯科搶救,并很快脫離了生命危險,大家才松了一口氣。第二天,捷列什科娃接到命令,要她重返著陸地點,拍攝世界上第一位女宇航員安全著陸的“正面材料”。相關人員專門給她重新化妝,再把她放進返回艙,然后補拍了一系列鏡頭:人們歡呼著奔向著陸點,打開艙門,看到滿臉笑容的捷列什科娃安然坐在艙內……很快,她的照片傳遍了全世界。
記者問捷列什科娃:“在飛船發射前你是否有怕的感覺?”
捷列什科娃笑稱:“飛行員都不怕飛行,更何況是宇航員了。宇航員的培養過程是非常漫長的,在地面就要對飛船的構造了如指掌,操作規程爛熟于心。宇航員的任務非常復雜而繁重,需要掌握廣博的知識,所以沒有時間害怕。”當然,她說自己需要好好安慰媽媽,讓她不要擔心,自己一定會安全回到她的身邊的。
捷列什科娃說,在空中飛行時,她每天都要記日志,這是太空工作的一部分,而且當時飛船里安裝有攝像頭,與地面的聯系是始終聯通的。由于當時技術的限制,信號會時不時地中斷。當時,她曾與地面上的太空第一人加加林通了話,與總設計師科羅廖夫通了話,而且還與蘇聯另一名宇航員貝科夫斯基建立了無線電聯系,當時他正在距離捷列什科娃的飛船不遠的空間軌道上飛行。
如今,談起自己的經歷,捷列什科娃更強調,人要有遠大的理想,尤其是對于年輕人來說,要經常處于一種找尋理想并為之奮斗的狀態中,比如你要立志成為一名專家,就是要不斷地學習,這對于年輕人是非常必要的。
捷列什科娃說,中國年輕人愛好運動,并且在奧運會中創造了許多紀錄。這非常驚人,說明中國的領導人非常重視發展體育運動。她認為這對世界其他國家來說是一個榜樣。
捷列什科娃還表示對現在的年輕人有“羨慕甚至嫉妒”之心。因為他們擁有向其他星球飛行的機會,比如飛向火星。捷列什科娃說她曾經多年研究這個星球,但很遺憾不能實現飛往火星之夢了。她認為人類對宇宙的探索不能局限于近太空,還要向深空進發。她強調我們應該特別關注并且保護好地球,因為暫時它還是獨一無二的,人類至今還不知道有沒有其他能取代地球的星球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