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游客在天安門廣場大屏幕前合影留念。
參考消息網11月11日報道 《新印度快報》網站11月10日刊登題《印度慷慨激昂地空談,而中國在思考第二輪改革開放》的文章稱,印度政界人士近日在政治集會上慷慨激昂地空談,而在北京閉門晤談的300多名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成員將對下一輪改革開放展開思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任后明確表示需要尋求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中國用變化說明一切
文章稱,中國人有理由認為十八屆三中全會與1978年12月的那段日子一樣重要。有評論人士相信中國正處于重要機遇與有可能出現的災難的十字路口。中國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模式和政治模式正陷入困境。但中國領導人對這持有不同觀點,將其視為該國可以恢復19世紀之前在全球所處位置的一個機會。習近平和李克強所在的領導集體已決定踐行帶有神奇色彩的“摸著石頭過河”的想法,而不是沉湎于現實與雄心抱負之間的差距不能自拔。他們公開探討了有關政府、土地、銀行業、利率以及國有企業的改革問題,當然也談及了引發爭議的戶口政策和國內人口流動政策。中國領導人致力于進行偉大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試驗,同時也在宣揚開展長久的改革。
文章指出,為了對這一時機及其潛在重要性加以理解,人們必須回顧一下歷史。35年前,在1978年12月召開的一次類似的全體會議上,鄧小平把中國從意識形態的桎梏中解放了出來。他說過一句很著名的話——“貧窮不是社會主義”。他推廣了“四個現代化”的理念,拆除了意識形態的藩籬,并追求建立一種使中國能夠獲得收入并捍衛地緣政治安全的更加開放的體系。
文章稱,自那時起,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年均增長率已達到10%,有五億人得以擺脫貧困。有意思的是,作為執行鄧小平提出的現代化方案的第一步,中國首先把重點放在了農業上。盡管比印度的推廣農業技術提高農業產量的“綠色革命”落后十年,但中國通過引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將農業解放出來,還對發展科研技術進行了投資,實現了三倍于印度的產量。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實際上是增長紅利私人化的委婉說法。接下來,中國開始對外資開放,引進技術,提高技能,從而著重打造制造業的競爭力。的確,它通過出口獲得了數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成為了世界工廠。但更重要的是,它沿著價值鏈向上實現了質的飛躍。舉例而言,對于武器進口國而言,中國已躋身世界最大武器出口國的行列。
文章指出,沒有什么能夠比中國發生的變化更能說明問題。1978年,中國人均收入約為210美元,而印度的人均收入約為190美元。2012年,擁有13億人口的中國GDP達到8.5萬億美元,人均收入約為6000美元,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鄧小平說得好,“計劃經濟不等于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雖然中國名為“社會主義國家”,但他設法令中國對致富的追求和中國人渴望致富的想法變得正當。哈佛大學教授、傳記作品《鄧小平時代》的作者傅高義認為在20世紀沒有其他任何領袖為改善更多人的生活而做出了更多的努力。這并不令人吃驚。
印度沒資格嘲笑中國
文章稱,中國發生的變化經常受到那些指責該國“缺乏”政治自由的批評人士,尤其是印度政客的嘲笑。在中國,個人自由的確只是一種說法而已。但中國在每項人類發展指標上的表現都超過印度同樣也是事實。一個像印度這樣的民主國家在從營養不良狀況、國民讀寫能力到國民平均接受教育時間等所有人類發展指標方面都落后于中國的情況又說明了什么呢?
文章指出,人們經常認為在“獨裁國家”做出決策比在民主國家更加簡單。這種說法十分誘人。然而,到底是輕松易行還是面臨風險都是相對于具體情況而言的。中國沒有出現分裂反而繁榮發展的事實對鄧小平以及后來的領導人都是一種證明。更為重要的是,經濟發展帶來了政治穩定,也保持了國家實力。這是印度政界人士正努力試圖理解的一課。
【相關新聞】
外媒:十八屆三中全會將成中國改革里程碑
外媒稱,中共于11月9日舉行十八屆三中全會,在會議中,中國領導層將提出核心改革框架,以指導未來10年的決策。中國政府將讓世界相信,此次會議將是1978年12月鄧小平讓中國踏上經濟改革開放之路以來最重要的三中全會。
美國《福布斯》雙周刊網站11月6日報道說,無論習近平的政策能否像鄧小平的政策那樣具有決定性,習近平都別無選擇,只有實施這些政策。正如鄧小平當年面臨的情況一樣,目前中國的經濟和社會模式都已接近極限。此次三中全會的重要性在于,中國正處在一個拐點上,而這個拐點是中國領導人所不能忽視的。
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11月7日指出,雖然會議名稱不能說明什么,但中共的三中全會歷來重要,因為在三中全會上中國領導人會提出他們的長遠經濟規劃。今年的三中全會是習近平當選總書記一年后召開的,輿論普遍認為,在此次會議上,習近平會提出更加詳細的中國未來發展路線圖。
美國詹姆斯敦基金會網站報道稱,中國9日召開關于經濟政策的重要會議,有望宣布重大改革措施。此次會議的成果將主要是經濟政策,但作為對第五代領導集體領導下的中國未來發展方向的闡述,會議成果將對中國的社會結構及其在與外國打交道時對自身利益的評價,產生重要影響。
報道說,雖然尚不清楚會議將宣布哪些政策,但官方媒體已在熱切期盼一些重大改革。因此可以保險地預測,三中全會將產生一些可被共產黨稱之為改革的成果。
另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11月6日報道,中共承諾制定一項“總體規劃”,9日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將掀起下一個飛躍式大發展,推動中國邁入世界高科技富裕國家之列。
報道說,習近平主席10月誓言要讓中國擺脫“中等收入陷阱”。許多國家在經歷上世紀60年代的高速發展后,由于未能及時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紛紛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報道認為,此次全會將帶來“深刻變革”,意義不亞于1978年鄧小平時期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從那時起,中國摒棄了毛澤東時期閉關自守的政策,釋放了市場的創造力,使5億人民脫貧致富。從理論上說,實行改革將使中國擺脫對投資的“有害”依賴(占到GDP的49%,為世界之最),并使勤勞的中國人更多地從國民生產中獲益。這將逐步消除中國產能過剩的狀況,進而縮小貿易順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