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1月6日電(記者 陳菲)“讀著媽媽這本書,我們感受到信仰的力量、感受到奉獻的美好。我們一定把這本書好好珍藏著,一直讀下去!”人民大會堂三層小禮堂內,全國道德模范龔全珍的女兒甘仁榮動情地講述著、回憶著。臺下,不時響起熱烈的掌聲,不少聽眾已然熱淚盈眶。
6日,中組部、中宣部、全國婦聯和中共江西省委聯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龔全珍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4位報告團成員講述了龔全珍的先進事跡,感動和鼓舞了在場的聽眾。
龔全珍同志是開國少將甘祖昌的夫人。1957年,甘祖昌辭去新疆軍區后勤部部長職務,帶領全家人回到家鄉江西省蓮花縣當農民。甘祖昌沒有留下什么遺產,但是他艱苦奮斗、扶危濟困、建設美好家鄉的愿望在妻子龔全珍的身上得到了傳遞。
山村的貧窮落后,不但沒有難倒龔全珍,反而堅定了她要改變家鄉面貌的決心。她資助教育孩子,幫扶困難居民,照顧孤寡老人,宣揚革命傳統,而這一干就是半個多世紀。
“在龔老普通而不平凡的歷程中,對我教育最深的,是她人生里的3次選擇。”蓮花縣委書記夏興在報告會上感慨地說,每當讀到龔老的感人事跡,每當聆聽龔老的話語,常常會問自己,為什么一個將軍的夫人,能幾十年如一日地在偏遠的蓮花扎下根來,奉獻自己的光和熱?
“就是因為她心中有信仰,有一種共產主義的堅定理想信念。這種理想信念,就像一顆種子,在她的心中發芽、生根,長成參天大樹。”夏興堅定有力的話語引起了在場聽眾的熱烈掌聲。
現在,龔老已年過90,還經常步履蹣跚到學校、農村、機關宣傳革命理想信念和新時代新變化。她從不要公車接送,從不在宣講單位用餐,從不要一分錢講課費。
夏興說:“她用一輩子的堅守和行動,告訴我們應該怎樣無愧于共產黨員的光榮稱號,告訴我們應該怎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為了救潤嬌,我不得不把僅有的存款奉獻出來了。我想,錢以后還能有,生命只有一次,救人要緊。”這是2005年12月6日龔全珍在日記中記錄的一段話。
在6日的報告會上,潤嬌的女兒萍鄉實驗學校教師彭艷峰也成為報告團成員,深情講述了龔奶奶多年來對自己家庭和他人的無私照顧。
“在幸福院里,奶奶爭取了一間房子作為孩子們的活動室,里面擺滿了她用自己的錢買來的各種學習資料;媽媽得了白血病,奶奶立即回家從銀行取出了當時她所有的存款;奶奶還經常給靠撿廢品為生的趙婆婆送食品和錢……”。
“在旁人眼里,奶奶做的都是一些平常小事。但就是這些看起來平凡的小事,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彭艷峰說著說著熱淚盈眶。
甘祖昌和龔全珍兩位老人為革命、為家鄉、為百姓無私奉獻著,卻從不利用自己的身份為兒女們謀私利,對他們的要求非常嚴格。
龔全珍二女兒甘仁榮在報告會上回憶說,1974年她被大隊推薦上大學。爸爸卻讓她把機會讓給了村里一位家庭貧困的退伍兵。媽媽也是這樣,從不給子女謀私利,對困難群眾很大方對自己和家里人很“摳門”。
“年輕時我們對媽媽不太理解,甚至有些埋怨。”甘仁榮說,隨著對媽媽理解的加深,越來越感到媽媽就是人生教科書。她沒有給兒女房產和金錢,只是把無限寶貴的精神財富傳給了后代。
江西日報記者江仲俞,多次采訪龔全珍老人,并幫助她整理保存下來的46本日記。“從龔老身上,我感受了一個共產黨員永葆本色、永不掉隊的堅強黨性,服務群眾一心為民的博大情懷!”江仲俞說。